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30° 81%

尋求共識 新發展區「去豪宅化」

2014-03-07    經濟日報
政府近年重新啟動開拓新發展區的開發,但礙於新界發展區的規劃限制,發展密度一般會低於市區,故不少規劃遭受猛烈抨擊,其中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便被評為「深圳富豪後花園」。 調升密度 釋公眾疑慮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最後階段諮詢於2012年展開,但由於擬建的單位,不少屬於低密度住宅,故曾被批評為「雙非城」或「深圳富豪後花園」。 發展局最後為釋除公眾疑慮,罕有地在報章刊登全版廣告發表聲明,指新界東北發展區屬香港的新市鎮,發展是為了解決港人住屋問題,當局最後全面調升區內的發展密度,並且亦將公營房屋比例由只有43%,增加至60%,才能釋除公眾疑慮。 本月展開第2階段諮詢的南丫島前石礦場發展,因處臨海及發展限制所限,其發展密度亦會偏低,以免對附近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但難免會令人聯想政府擬建的住宅只是豪宅,並不是普羅市民可以負擔的樓宇,故預計發展建議亦會受到社會抨擊,若果政府大幅度調高發展密度,不但加重區內的基建負荷,亦會遭到區內人士強烈反對,容易令政府處於兩難局面。 有見及此,政府在諮詢時應盡可能避免敏感的規劃,例如取消遊艇停泊處,避免令新發展區過度「豪宅化」,最終引起不必要的反對阻力。 撰文:古廣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