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7
經濟日報
即使要減價賣樓,發展商寧願推折扣優惠,也要保住面價,背後有兩大原因。一,優惠可因應銷情調整,比起調整定價更易控制;二,可減弱二手業主跟隨劈價搶客的意慾。
較調整定價易控制
一手樓的「減辣」優惠幾乎已經成為推盤的常規做法,但過去數月推售的新盤,除「減辣」優惠之外,發展商同時推出其他五花八門的折扣,買家符合某些條件即可享有,包括在指定日期內簽署臨約、會員優惠等。
很多時候,這些樓價折扣都被分拆成4至5項或以上,其目的相信是要在提供優惠之餘,也希望保住定價水平,背後的原因就是方便調節最終售價。
當一個新盤的總折扣被分拆成多項優惠時,假如市況好轉,發展商可以收起其中1項、甚至多項優惠,輕易地控制整批單位的可套現範圍,比起純粹調整單位定價更快捷。
特別是一些要求買家在指定日期內簽約才可享有的優惠,就更加會隨着時間過去而自動取消,但倘若有需要,又可以延長優惠期,「進可攻,退可守。」
減弱二手劈價意慾
另外,亦有業界人士認為,將優惠取代直接調低單位定價,是一種針對二手業主的策略。尤其是印花稅津貼,某些樓盤會提供全數的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簡稱DSD)或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簡稱BSD)津貼,優惠額最高可相當於樓價的8.5%或15%。
以近期的二手市況來看,這個折扣率,幾乎是絕大部分二手業主都不願意透過減價來與之抗衡的水平。只要同區的二手業主不願意跟隨減價放售,發展商便可以成功吸納一些有特別稅額支出的買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情況多數都發生在豪宅新盤上,豪宅業主本身持貨力強勁,甚少有急於套現而劈價賣樓情況;剛好大部分豪宅買家又喜以公司名義買樓,或者本身須付其他特別稅項等,於是發展商的優惠,便與這種買家一拍即合。
撰文:呂勁康
系列名:2014樓市前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