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6
經濟日報
上周中原樓價指數又創歷史新高,今時今日,經過環球放水的扭曲、變化,對樓市的前景幾乎難以斷症,何時見頂?還有哪些訊號可以參考?農曆年後與地產界會面,彼此都說沒有水晶球。
樓市難斷症 傳統智慧現失效
過去不少樓市的傳統智慧,在全世界量寬、長期超低息的環境下似乎普遍失效,舉些例子,如高追至新界西北見頂、豪宅有預示作用、公屋搶高、凶宅都搶、又或劏場細舖分拆等等,這些情況過去兩年不斷出現,樓價仍是趨向只升不跌,即使港府出招規管,有稅務相關的辣招、也有逆周期的需求管理招數,但樓價還是持續上揚,新的按揭招數效果如何?仍難以論斷。
那是否完全沒有預先示警的訊號?唐榮翻查兩次明顯跌市的數據,亦即1997年的金融風暴和2008年的金融海嘯,依照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售價及租金指數,找到當年指數見頂的月份,看看不同類型物業的租售價的見頂月份作出比較。
分層工廠大廈租金 最快見頂
附表便是相關對比,粗略看似乎沒迹可尋,不過可以大概得出一些估計:
1. 在各類物業售價及租金比較後,1997年及2008年兩次經濟逆轉,樓市回落前,都是分層工廠大廈租金指數領先於其他物業的售租指數,可以理解為分層工廠大廈較多小投資者,亦較多中小企業租用經營,當經濟開始吹冷風,小規模的企業、公司將會率先感受,承租能力轉弱,促使租金下滑。又或者分層工廈銀碼較小,較多小投資者參與,當沒有轉售取利的機會,小投資者會最快轉為出租用途,當租盤增加,租金自然有下調壓力。
寫字樓物業 易感受市場氣氛
2. 如果把各物業租售價指數分成兩組,較快見頂的前四個比較,1997年及2008年最快見頂均是分層工廠大廈租金,其餘三個中,1997及2008年均有出現的是寫字樓售價,同樣是投資味道較濃,較多炒家參與,容易感受市場氣氛的類型。
3. 似乎若純粹觀察住宅判斷見頂並不足夠,1997年住宅租金售價均是最後見頂的類型,而2008年亦落後於工廈租金及寫字樓售價,所以,不管是細價樓樓價、又或豪宅租金指數,都有一至三個月的滯後情況,這是最值得留意的。
當然,這些數據都是過去的歷史,今天這個水淹世界是否適用?目前不論住宅工商舖,租金或售價指數均處歷史高位,未來變化可能只有在「事後」數據才能說明,究竟歷史是不斷循環還是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