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1%

建築費高企 工人眾生相

2014-11-26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最近接觸不少發展商,提到的問題都是建築費高昂,甚至出現建築費高於地價的情況。 如果設定每平方呎建築費4,000元計算,與新界區大埔等3,000多元地價比較,已經超出逾千元,如果以今年5月屯門井財街的地皮衡量,成交價每平方呎樓面地價1,530元,即使建築費壓至3,000元一呎,建築費仍是地價的一倍。 樓價下跌空間有限 翻看一些近期地產商相關訪問,都直指地價高昂的狀況,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近日在股東大會後稱,現時樓市仍有一定需求,加上建築費用續升,樓價下跌空間有限,估計全年會升10%。 建生國際董事總經理吳繼泰認為,建築費好貴,因建築工人不足。 新地聯席主席郭炳江月前亦指出,本港建築費升幅驚人,在行業人手仍短缺下,「建築費比地價更貴」,考慮整體成本後,令發展商出價投地時受到窒礙。 有關建築費問題,亦曾聽到幾個故事,話說新界區有2個相鄰的大型樓盤同時動工,每天其中一個重要工作便是在地盤外圍張貼招聘工人的海報,還要留意對方開出的薪金水平,避免本身的工人被挖走。 還有哪些?「青年不願意入行,好多建築工種數以萬元收入,不過年輕的寧願選14,000元的文員、保安,結果都是40、50歲,體力已經稍有不繼的中老年人做地盤,沒有新血,數量有限,結果人工便愈搶愈高。」 一些新界地點較偏遠的地盤,因交通時間、費用等,更難招聘工人,甚至有可能影響建築進度。 另一位地產商亦指出,「建築工人年紀較大還有一個特點,薪金水漲船高,但收入多了,他們反而會減少工作,因為搵夠,薪金到了某個水平,覺得這樣的每月收入足夠有餘,那就不會給你加班加時趕工,甚至還少做一點日數,使建築工人供應更緊張。」 請外勞或白付薪金 亦有發展商表示,輸入外勞可解決問題,但現時的政治社會環境,加上保護本地工人飯碗的大議題下,幾乎不可能。另外一些技術工種,透過引入專才等計劃,但要簽約2年,一個地盤某一項專業可能只需要半年至幾個月工序,輸入了外籍專門人士,剩下的一年以上難道白付薪金?這位發展商指出:「除非是大型發展商,項目一個接一個才划算,對中小型發展商來說根本不可能。」 目前是新界區建築費高於地價,會不會向市區蔓延?若每呎建築費逼近市區邊緣地價,相信將到達嚇人的地步,若工人不足甚至影響建築進度,但可見的一段長時間,政府增加供應,發展商多投地,更多的地盤將陸續動工,除了私樓,港府亦要大量興建公屋居屋,可以說公私營樓宇都在在需要建築工人。 再加上各項大型基建持續展開,欠缺新血加盟下,是否輸入外勞?相信是業界、港府最終需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