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8, 2024 星期二 微雨 28° 90% 雷暴警告

具潛力復耕地 申建住宅學校

2015-03-12    經濟日報
【本報訊】政府正就新農業政策諮詢公眾,並探討建立農業園。但位於古洞、曾被港府指為有潛力的復耕土地,卻被發展商申建270幢住宅及國際學校。 環團憂申建倘成功,該傳統農業區勢連根拔起。 香港農地買少見少,其中古洞南的蕉徑內仍有不少信譽農場經營,長春社助理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表示,蕉徑一帶農地是甲級農地,翻查以往城規會文件,漁護署曾表示,古洞南內所有常耕地,均應予以保存。 涉古洞南蕉徑兩農地 不過,長春社發現,兩幅位處蕉徑的農地被申請規劃許可,其中一幅較接近粉錦公路的農地,面積115,040平方米,申請改劃為住宅用途,建270幢三層高低密度住宅。 另一幅面積40,465平方米的農地則擬建國際學校,並興建一條新路,建成後會與擬建住宅用地旁的蕉徑路連接,兩幅土地的改劃申請正進行公眾諮詢,分別在本月17日及20日完結。 住宅申請人為「萊特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為禤寶華及羅泰安,他們曾為田生及恒基等發展商收樓。國際學校申請人為Prodigy Education Limited,公司董事是李達明。 吳希文指,他曾實地視察,發現擬發展為住宅的農地已圍上鐵絲網,但農地仍然翠綠,而農耕配套如灌溉水坑均保存良好,認為如發展為住宅,相當浪費。 環團憂農業區連根拔起 他指申建住宅的公司只持有地盤土地20%,質疑是否有人想先改劃後收地。他又擔心如兩項發展均獲批,道路獲批建成,發展隨之而來,會將整個蕉徑農業區連根拔起。 事實上,政府在《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報告曾指,古洞南34公頃土地是有潛力的復耕土地。吳希文說,是次申請規劃許可的兩幅用地正與政府建議的復耕地重疊,批評政府「自打嘴巴」。 長春社批評現時農業用地可改劃用途寬鬆,促請城規會拒絕兩幅土地改劃申請,並檢討現時「農業」用地規劃方式。城規會前委員、港大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認為,規劃用途「不可訂得太死」。 規劃署回覆,城規會暫定本月27日及5月8日分別就興建國際學校及住宅的申請進行討論,而規劃署現就兩個申請諮詢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