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5, 2024 星期五 微雨 24° 93%

圖片會說話 為何香港要填海?

2015-03-10    經濟日報
周末,看到iMoney林本利的文章,認為梁振英政府經常說香港不夠地,連5歲小朋友也擔心將來沒有地方住,是變相令樓市更熾熱。 「政府要遏抑樓市,不能說香港沒有地,反而要跟大家說『(土地)多多都有!1997年董建華要求當時的房屋局局長黃星華,找不到足夠的土地要問責『人頭落地』。當年『八萬五』也找得到土地,為甚麼當年夠,現在不夠呢?」 他說,1997年的「八萬五」政策是在10年內每年興建8.5萬個單位,1999年更興建了10萬個單位。 同樣是周末,特首梁振英出席青年高峰會時拋出協助年輕人置業的新構思,指政府願意不收地價、只以建築成本出售單位,希望年輕人不要反對政府開發新土地。他續說,政府覓地社會上有很多反對聲音,到城規會申請改變土地用途時,往往遇上司法覆核,令改劃一拖再拖。他又指,早前通過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應可進行,料9年後可供市民入住。 填海方案 涉利益瓜葛最少 兩人都談到土地問題,先來一點資料補充,政府長遠房屋政策,10年建48萬伙公私營樓,假設1公頃、約10.8萬平方呎土地,估計平均4倍地積比發展,可建43.2萬平方呎樓面,400平方呎一個單位計算,大約可建1,080伙。這是想像中的理想狀況。看看特首提到的東北,古洞北及粉嶺北,115公頃住宅及鄉村發展用地,約有1,238萬平方呎土地,在上列的構想中可建12萬伙以上,但東北是新界區,偏向較低密度,只可建60,700伙,建屋需要的土地較社會認知的多更多。 近期唐榮農曆年後多次與官商會面,話題離不開樓價、土地供應,個人多次提及的,還是認為填海才是增加土地王道。資料顯示,從1985年至2004年,每5年約有500至700公頃土地是藉填海獲得,粗略以100公頃建6萬伙計算,理論上,填海足可以解決問題,而個人相信,填海是涉及最少利益瓜葛的方案,維港以外、原有的人工海岸、沒有太大生態價值的水岸都可以考慮。 新加坡填海造地 不遺餘力 當然,環保團體可能極表不滿,但總有一些交換的、對環境的補償方案,填海造地,新加坡不遺餘力,澳門還要向內地申請,香港由填海而有今日發展,為何捨下此途。 林本利在文中表示,政府要告訴社會土地多多都有,但情況是否如此?唐榮從網上找來兩張圖片可以說明一切,一張是80年代的沙田、一張是90年代的將軍澳,黃沙片片,大量的土地都是填海得來,但讀友撫心自問,今天讓大家翻遍香港、遊遍各個角落,現時香港還有這類大量閒置土地、等待開發的空間嗎?啟德,太小了,而且已經陸續建屋。 香港市民眼中看不到這種一望無際的土地,是不會相信土地多多都有,更不會相信「地大勿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