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27, 2024 星期四 大致多雲 28° 82% 雷暴警告 酷熱天氣警告

租管即使恢復 難遏租金飈升

2014-02-19    經濟日報
撰文:蔡志忠 亞洲地產董事總經理 欄名:專家論市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上周突然宣布研究租金管制可行性,言論有別於特首梁振英以往強硬作風。 正當人們以為政府轉軚要回應民意,實施政策管制租金飈升時,日前張炳良再次重申,政府只是想討論恢復租管對社會影響及利與弊,同時要考慮海外經驗等因素。很明顯張炳良前言不對後語,是與梁振英欠缺溝通所致。 供應不足 才是根本原因 歸根究柢,房屋供應不足,才是租金上升主要原因。實施租管只會幫助已租入物業的租客,免受業主大幅加租之苦,對於新租客沒好處,業主反而會提高租金及挑選租客。以往限制租金加幅,才令長期租客享有低廉租金待遇,如今業主皆聰明絕頂,即使恢復租管,租客想廉價租樓恐非易事。因此張炳良此等論調,乃政治考慮多於經濟考慮,正如長策會委員王坤所說,「張炳良在為民意作緩兵之計。」 說到政治考慮,港府幾乎沒有政策不以政治因素作考慮。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網誌提出,香港應該參考新加坡的外勞政策,新加坡現時有120萬名外勞,佔整體勞動人口超過三分一,對當地的經濟貢獻極大。香港缺人缺地,只有填海增地及輸入外勞,才能維持香港經濟穩步向前發展,港人要作出適當取捨。經濟學者曾淵滄亦明確指出:「外勞的工資是香港的十分一,可以輸入當然對經濟帶來好處,但這要考慮的是政治因素多於經濟因素。」 辱罵內地客 損香港美譽 另一方面,香港本土主義復興,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示威團體,公然到遊客區辱罵內地遊客,喝令他們滾回內地,別在香港消費,別搶奪香港資源。媒體鏡頭下見到遊客反駁,指香港人有欠文明,他們大可到別處消費,有些更表明以後不再來香港。港人此等粗暴行為,有損香港旅遊之都的美譽。大家必須搞清楚,甚麼叫搶奪資源,用真金白銀去市場買貨,就不是搶奪資源,而是一種買賣交易。 香港屬於外向形經濟,向來政策不限制外國商人在香港自由投資,當然香港商人也可自由投資海外,因此香港連續20年取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美譽。香港城市雖然不大,人口也非最多,但能夠舉世聞名,證明以往實施的資本主義制度是成功的。然而,成功商業社會繁榮的背後,出現了貧富懸殊,也形成不同階層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本土主義的復興,反映一班沒有直接受惠於經濟增長的人士,他們作出控訴,因此也迫使港府施政以政治考慮為先。人類總是自私的,今天辱罵內地遊客的市民,當他們北上消費時,如果受到同樣遭遇,又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