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大致多雲 28° 86%

收緊按揭 留意拆細舖風險

2015-03-06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金管局突出招收緊按揭供款與入息比率,而工商舖亦受部分規管。 綜合業界投資者、房地產基金的意見,收緊按揭對工商舖影響料不大。 上星期金管局推出3招,其中第2招是將所有非自用物業,包括住宅物業、工商物業及車位,按揭供款與入息比率(DSR)上限由現時最高5成降至4成,壓力測試下的上限則由6成降至5成。 對上一次政府收緊工商舖信貸,為2013年2月22日,當時所有工商物業的按揭貸款,不論是否自用,貸款的最高按揭成數,一律按目前適用的上限下調一成。其後工商舖交投立即大跌,不過,當時工商成交急挫,主要原因並非收緊按揭,而是雙倍印花稅落實,交易成本大增。 收緊信貸 投資者不以為然 是次收緊信貸,似乎對投資者而言實際影響不多。去年於市場最活躍投資工商舖,應為廖偉麟及林子峰兩大投資者,他們一致認為新措施基本上對投資毫無影響。 廖偉麟指出,工商舖投資者絕大部分實力雄厚,特別是大額逾億元以上買賣,按揭與入息比率是否降低也沒太大關係,此外,他謂近兩年按揭已有收緊,買物業最多向銀行借4成,甚至更少,所以看不到辣招的效用。至於去年購入多項領匯物業,於投資市場叱咤一時的林子峰,同樣對收緊按揭與入息比率不以為然,認為政府出招旨在打擊細價住宅,或實力不足投資者,整體上對工商舖大額投資無任何影響,今年繼續會留意合適舖位。 至於房地產基金方面,里昂證券房地產基金投資董事趙朗認為,基金投資過往借貸比率不算高,而在投資物業時,亦可透過海外銀行作融資,故在資金安排上問題不大,出招後投資意慾維持不變。 細碼投資者 或略受打擊 綜觀今次措施,似乎注意力落在住宅市場上,主要針對細價住宅樓價急升的現象,恐防資金有限的買家未能承擔樓價下跌風險。畢竟工商舖投資者財力勝一籌,本身可能持有數個物業收租,現金流充足,承造按揭的需求不高,再度收緊意義不大。相信受影響的,是一些細碼投資者,例如商場拆售項目,舖位價格兩百萬至三百萬元,或會吸引投資初哥入市,新招或會略打擊此類投資者。 工商舖投資意慾 還看印花稅 唐榮認為有兩個趨勢值得留意,一是去年商場拆散拆細出售的風氣旺盛,今年此風是否持續以及承接力如何?第二點同樣是去年買入這些拆細商場舖的買家,是繼續持有等候機會還是提早出貨減持避免風險?相信對舖市投資氣氛有一定影響。 當然,今年1月零售貨值大跌,如果2月農曆年也追不回來,估計對舖租的下調壓力會增加。 過去衝擊工商舖投資最大的因素,相信並非按揭,而是印花稅,兩年前政府把印花稅增一倍,覆蓋至工商舖,令短線買賣立即絕迹,雙倍印花稅至今兩年,現工商舖每月成交約400至500多宗,較出招前減少一半,反映最影響工商舖投資意慾,還是印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