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5
明報
【明報專訊】年輕人因「上車」難而對社會有怨氣,梁志堅說他也認同現時樓價高企,買樓不容易。
梁回顧他第一份工便是幫親戚的發展商打工,起的是北角麗池大廈,曾是選港姐的地點,「新地創辦人郭得勝也買了其中一個單位居住」。梁說在這個行業一做便是50多年,畢業前是讀師範學校,當時校內有所謂「千元運動」,因那個時候做教師,月薪約500元,若能搵到一個也做老師的當老婆,便月入千元,生活便不錯,「當時做差人的,每月薪水也是200多、300多元而已。」
大學生應眼界放高一點
「我是約22歲左右出來做事,約28歲結婚,初時還不敢買樓,租了約2年樓,到了約30歲才在跑馬地買了一個細單位,樓價約4萬元,當時已儲了約5萬元,仍有做銀行按揭,那時人工才2000多元。」
翻查資料,梁志堅第一層樓為位於跑馬地宏德街,面積700多方呎,屬兩房間隔的二手樓。約十年後,因為有小朋友而換樓,買入西半山干德道由合和(0054)興建的四房大單位,當時樓價已升至40多萬元。
「現在一些仍在讀大學的已申請公屋,我不能說他們錯,但既然是大學生,便應該Aim at high,眼界高一點,不應以公屋為人生目標。」
買樓最重要是負擔得起
「我一直認為,買樓最重要是affordability,一定要負擔得起,最怕是以為買了樓,便一定會升。就算樓市多利好,也有機會可以不升反跌。」
「現在買樓確是較以前難,但是否就代表年輕人沒機會?我不同意。就算是地產商如李兆基或鄭裕彤,他們當初都是一個人,揸住個𥸎喼便由順德跑來香港,幾經打拼才有今天的成就,反而一些有家底的上海人,跑到香港後以為有資本,亂玩亂做生意,有的炒金炒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