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16, 2024 星期六 微雨 25° 86%

「 橋 頭 島 」 建 地 下 城

2014-02-17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跟大嶼山發展有關的討論近期逐步升溫,《施政報告》提出成立的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將於下月舉行首次會議。政府消息指,為配合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發展「橋頭經濟」,政府最新計畫在該個橋頭人工島所增添的大型購物和酒店設施,初步估計能提供多達三百萬平方呎商業樓面,即相當於四至五個太古城商場或中環國金大廈(ifc)商場的規模,部分樓面更會建於地底。   隨着港珠澳大橋最快於二○一六年通車,特首梁振英上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重點發展大嶼山和東涌,並建設「東大嶼都會」,成為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位於大嶼山對開的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則研究發展大型購物、餐飲、娛樂和酒店等設施,大力發展「橋頭經濟」。   據了解,佔地一百三十公頃的人工島,原本只提供過境及交通文匯設施,但當局認為大橋聯繫珠三角西部,有助推動香港旅遊、金融和商業發展,因此研究在人工島上增設商貿設施。   政府消息指,為免削弱人工島原有的「過關」功能,當局只擬利用公共交通交匯處、停車場或綠化美化的預留地,增添商業樓面,估計可動用的土地面積,佔整個人工島的面積不足百分之十。消息人士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公共交通交匯處、停車場等設施並不會一下子飽和,因而有空間重新調校有關用地的發展布局。   據當局初步估計,人工島可以提供三百萬平方呎的商業樓面,但受制於機場高限,部分樓面如停車場,或要深入地底建造,令地面可以留有空間,提供商場或酒店等設施。   根據現時的分區計畫大綱圖,已劃作公共交通交匯處和過境車輛停泊區的人工島西面部分,高限分別設於主水平基準以上二十米及四十米,估計最多只能在地面多興建兩至三層高的建築物;由於人工島填海工程已經展開,倘若部分商業設施向地底發展,或要挖走已填的土地。   據了解,新填海土地一般需要經過壓實始能使用,早年用作興建會展新翼的用地,亦曾經過有關工序,才再挖出泥土興建地基,本港早已掌握有關建築技術。但消息人士坦言,將已填海的土地挖走,是否符合成本效益,要由專家研究,現時並無定論。   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近日向離島區議會提交文件亦顯示,兩個部門打算在今年八月聯合展開研究,詳細探討如何充分利用人工島的土地作商業發展用途,將會就整體發展概念及發展參數提出建議,以及確定人工島上蓋及地下空間作商業發展的可行性、範疇及規模。當局指,該項研究範圍除了覆蓋人工島,同時亦會對鄰近的機場島、小蠔灣及東涌新市鎮的影響作技術評估,預計需時二十五個月進行。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出,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可提供的商業樓面若是多達三百萬平方呎,即相當於四至五個太古城商場或國金商場的規模。但他認為,人工島位置偏離市中心,較為「自成一角」,日後只能發揮邊境購物城的功能,而由於概念較新,仍須視乎商場的整體規劃和配套設施。   除了港珠澳橋人工島,大嶼山短中期重點發展還包括東涌填海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工程。   消息人士表示,公眾對東涌西填海有較大反對聲音,當局不會「死牛一邊頸」,正研究調整規劃,大前提是保留增加二十多萬人口目標不變。 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