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3
經濟日報
全球各國連番量化寬鬆,金融大混亂之下,令香港市民投資策略方寸大亂,股市滙市風險激盪,無法找到更穩健的選擇下,投資者再度向住宅物業打注意。
「磚頭本位」抬頭,細碼樓成搶手貨,成交價飈升如脫疆野馬,再加上近日沸沸揚揚的按上按危機,終於迫得金管局出手加辣,收緊按揭供款收入比率,樓價700萬以下只准一按6成,將換樓客和投資者一併打殘,幸好首次置業用家,仍然可以造九成按揭。
新措施即時生效,二手樓成交立即急轉直下,但一手新盤因同時提供二按,令一些首期不足買家轉投。現在就算二手業主願意酌減樓價,一般買家還是力有不逮。細碼樓成交急凍,以成定局,我輩經紀,幾年來對辣招逆來順受,一直心繫香港大局,相信遏市措施是土地供應失衡下的權宜之計,而現任政府也確實提出不少積極覓地建屋的想法,更全力推進東北新市鎮的發展大計,然而卻無奈面對一浪接一浪的反對和阻撓,擇地建屋以紓緩市民住屋難,可望而不可得,令愈來愈多市民決定行先一步,落實上車為上計,遂演化出近月癲價搶細碼樓的瘋狂現象。
公道的說,現屆政府的土地政策也不是乏善可陳,筆者近日在一個春茗團拜宴上,就聽到一位中小型發展商說新賣地遊戲規則,打破了地產長期寡頭壟斷局面,確實值得市民喝采。
標書價高者得 免強者「搶地」
說起源由,原來往昔公開賣地方式,一般實力稍遜的發展商,無論如何進取出價,重量級發展商還是可以從容的在拍賣官落槌前一刻再加一口價,將該小型發展商擊退。這位不願具名的發展商說從前在拍賣場競投絕對是強者勝,弔詭的是透明度高的公開拍賣反而做就了地產霸權的壟斷優勢。
相反,現在轉以暗標賣地的遊戲規則,卻有效地打破了重量級發展商囊括政府賣地。新賣地方式下,不論大中小發展商,若對招標地皮有興趣和把握,只須將心目中願意承受的最高標價寫在標書上,開標以眾標書中最高價者中標,大家都不能再補多一口價,這方式受到中小發展商歡迎,因此踴躍參與競投,更吸引內地過江龍入標,百花競艷之下,未來新建物業風格必將更多樣化,置業人士可以有更多喜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