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星島日報
房屋局昨日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提交「簡樸房」規管制度最新建議方案文件,建議將登記期正式訂為12個月,並將寬限期延長至登記期完結後的36個月,即合共提供4年的時間,讓現存租賃能符合「劏房」租務管制下的「2+2」優先續租權。當局亦放寬「簡樸房」最低標準下窗戶要求,為回應社會意見,新方案將容許窗戶面向符合法定要求、有進出口的四邊圍封的天井,同時亦明確指出,居住空間須至少有一扇不少於0.1平方米的可開啟窗戶。
▍記者趙克平 ▍
最新文件建議的「簡樸房」最低標準包括,內部樓面面積最少為8平方米;起居空間、廁所和廚房(如有)的樓底淨高度由樓面量度至天花板最少為2.3米,而由樓面量度至任何橫樑的底面則最少為2米。考慮到消防安全,每間「簡樸房」亦須設有獨立火警偵測器等,共用地方則須設有獨立火警偵測器和滅火筒等。
樓底淨高度最少為2.3米
政府早前建議,若「簡樸房」的居住空間或廚房未能符合相關法定要求,便須分別設有至少一扇可開啟的窗戶,而該等窗戶須面向露天的街道、通道巷、庭院、半圍封天井等,而非面向四邊圍封的天井。惟當局表示,考慮到不少持份者關注上述有關窗戶的要求會否較難遵從,以及現時天井已須符合指定的法定要求,以提供一定的通風及照明作用,政府現建議若相關建築物的天井最低層設有進出口,即使分間單位的窗戶面向四邊圍封的天井,仍可被視為滿足最低標準。
房屋局表示,目標今年下半年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爭取在年內完成立法,視乎立法和籌備工作的進度,預計最快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開始為現存分間單位進行登記,並同步接受「簡樸房」認證申請。另外,為讓社會大眾有更多時間了解簡樸房規管的條文,並讓更多分間單位參與登記,新方案會將「指明日子」延後,與條例草案獲立法會三讀通過後刊憲的日子「對齊」。
當局現階段考慮不收取任何登記費用;至於認證費用會按「用者自付」原則,向申請人收取足以收回處理認證申請成本的費用;同時,為鼓勵營運者盡早完成認證,在認證制度推出初期,擬考慮提供認證費用寬減。
初期擬考慮提供認證費寬減
文件亦建議加入適當措施,以防止已登記分間單位的營運者,拖延改造工程或認證申請,包括將寬限期屆滿前6個月設為「倒數期」,期間已登記但尚未取得認證的分間單位不可再訂立新租賃,否則相關營運者須負上刑事責任。同時,在指定日子後訂立租約的已登記分間單位,如果在倒數期時仍未取得認證,即使該租賃的4年租住權保障期仍未完結,這些租賃亦會被視為終止,相關營運者須向租客賠償3個月租金或相等於餘下租期的租金。
一如早前建議,房屋局局長會向相關分間單位批出「簡樸房」認證,有效期為5年,若要為該認證續期,相關營運者須重新提交經由指明專業人士核證的報告。文件增加了可進行認證的專業人士範疇,除了早前建議的註冊建築師、註冊專業工程師(建造、土木、結構)及註冊專業測量師(建築測量)外,新增消防及屋宇裝備範疇的註冊專業工程師作為指明專業人士,以增加「簡樸房」核證服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