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月 7, 2024 星期一 天色良好 27° 81%

豪版居屋 影子夾屋的啟示

2015-07-31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樓市的歷史不斷重複,豪版居屋計劃「煥然壹居」最快今年年底接受申請,是否成為預告樓市見頂的另一先兆? 豪版居屋設定 頗接近夾屋 其實,豪版居屋的設定頗接近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看看房協網上介紹夾屋:「九十年代初期,政府委託房協興建出售單位,並以優惠價格發售予中等入息家庭。買家須符合既定申請資格,購入單位後亦須受到五年的轉售限制。首個項目宏福花園於1995年建成,其餘12個項目亦已經先後完成,合共提供1.2萬多個單位。 在2000年後,由於市場情況轉變,其中3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的屋苑獲准改作私人樓宇,以市值價格出售,包括位於堅尼地城的加惠臺、馬鞍山的曉峰灣畔及將軍澳的怡心園,因此目前只有10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項目,單位約共9,000個。」 愈來愈多市民 買不起私樓 為何歷史是重複的?樓價不斷上升,私樓愈來愈多人買不起,中下階層希望置業,樓價買不起,於是要求政府多建居屋,然後樓價繼續攀升,連入息中等的夾心階層也無力在私人樓市場置業,社會、議員、學者便建議港府興建夾心階層單位,照顧中產住屋需求,夾屋便是如此在當年產生。今時情況是不是相若?曾蔭權年代,樓價上升,終於在社會強大壓力下復建居屋,直至今年初,雖然梁振英年代一直不提復建夾屋,但卻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新的置業階梯,上有私樓、下有公屋,中間一層新居屋外,居屋加入綠置居(全幢公屋轉居屋售給綠表人士)及豪版居屋(市建局私樓轉居屋)。 其實頗類似當年公屋居屋私樓之外,中間加插租置計劃(分拆公屋出售)及夾屋,同樣是回應市民樓價高、置業難的訴求。3、4萬元月入要求幫,4、5萬元月入希望獲資助,到了5、6萬元也認為需要幫助時,是否意味樓價已高不可攀,到了大部分人無法負擔的水平。 1993年推出夾屋,1995年首個夾屋入伙,兩年後的1997年樓市爆破,而煥然壹居將會在明年入伙。 1997年金融風暴後,樓市逆轉,當年購買夾屋的買家遭到重創,翻閱立法會文件,房協被夾屋業主要求多種模式的「救援」,大部分都是樓價逆轉,購買夾屋樓花的業主,在1998年後入伙承按時出現困難,舉例像房協要提供二按,樓價20%的第二按揭貸款,並享有五年免息的還款寬限期;房協又把首三年最優惠利率和銀行最優惠按揭利率的利息差額,退還給購樓人士,從而資助他們的按揭還款開支。部分購樓人士更要求房屋協會按彈性折扣率計算售價、提供購回全部單位的保證和調低已出售單位的十足市值。可見金融風暴後,夾屋亦曾經歷一遍腥風血雨。 金融風暴後 夾屋業主求援 夾屋屬較冷門的交易,利嘉閣地產研究部指出,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港累錄90宗夾屋買賣登記,較去年下半年的97宗減少7.2%,惟期內成交總額錄4.96億元,較去年下半年4.65億元增加約6.6%,創近兩年半新高,量價走勢出現背馳,而上半年每宗成交平均售價突破550萬元,較去年下半年平均約480萬元高出約70萬元,升幅接近15%。夾屋樓價與私樓價格較貼近,相對吸引力下降,而要總價較價宜的,又會選擇居屋,第二市場買家亦多考慮居屋及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