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1
東方日報
基建超支延誤頻 成本控制惹疑問
被視為北部都會區新市鎮發展重要板塊的洪水橋/厦村4個發展項目,合共近300億元的撥款申請昨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在透過發債以應付政府財赤的當下,有議員要求當局交代工程成本有多少是靠發債支付,有多少是來自庫房;亦有議員敦促政府正視基建工程成本高、效率低,以及經常出現超支和延誤的問題。當局回覆指有關項目工程量大且具相當規模,料吸引眾多承建商競投從而令政府得到較好的造價,加上輸入外勞計劃亦有助紓緩工資成本,而新工程合約則會以分攤機制來控制超支情況。
昨日通過的撥款,是用於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以配合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的相關發展;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提供第一期區域供冷系統,並鋪設管道區域供冷系統的管道以配合第二期發展;以及向第二期發展中受清拆影響的合資格住戶發放特設現金津貼。
基建項目 中港開支估算差距大
議員陸瀚民指相對於目前約7,300億元的財政儲備,今次撥款並不是小數目,況且當局日後還會就其他項目向議會索款。在勒緊褲頭的前提下,今次洪水橋發展項目290億元當中,有多少是靠發債支付,有多少是來自政府庫房?議員梁美芬關注政府的財政壓力,希望有關工程項目不會因減省支出而犧牲質素。她又指一些基建項目,如中港的工程人員對重新鋪設道路的開支估算,香港要100億,內地只要1,000萬就成事,差距如此巨大,她不禁憂慮港人的競爭力,況且本港一個海濱維修工程開展5年亦無寸進。由於北都要走現代化和高水準路線,成本卻如此之高,當局有否探討問題何在?議員管浩鳴亦指本港的基建工程經常出現超支和延誤,他留意到政府文件指出工程超支費用由合約雙方分攤,詢問在甚麼情況下會觸發該機制。
32億設供冷系統 恐120億埋單
提到工程造價,區域供冷系統亦惹來不少議員關注。議員楊永杰指今次洪水橋區域供冷系統的32億元是前期工程造價,估計最終是120億元埋單。相較前海的區域供冷系統,鋪設水管90公里,供冷面積1,90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40億;香港洪水橋供冷系統,鋪設水管45公里,供冷面積20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120億元左右。單位成本以供冷面積來計算,前海是每萬平方米120萬元;香港是每萬平方米4,400萬元,兩者相差約20倍,他質問當局,為何香港造價較內地貴?議員陳克勤亦都質疑,目前啟德的區域供冷系統成效未明,慳了多少電,維修耗費多少?完全未有具體數字之下,為何貿然投入百多億在其他地區複製區域供冷系統?
料承建商歡迎 當局:有利造價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佩玲回覆指,290億元不是一下子花光,相關工程期分10年,平均每年29億元,況且政府的工務工程在未來每年預計花900億元,數目雖大亦並非不可負擔,至於發債及庫房公帑的佔比,目前未能交代。由於洪水橋涉及260公頃土地平整,工程量大,即使分開7份合約都有一定規模,料吸引更多承建商競投,政府從而可以得到較好的造價,而發展局公務科亦會研究如何更好地控制成本,加上輸入外勞計劃,工資方面應有所紓緩。
土木工程拓展署西拓展處處長劉曉欣指政府的新工程合約,會同承建商訂立目標價格,超過目標價格10%即啟動分攤機制,政府和承建商各佔一半,即5%,冀藉此驅使當局和承建商共同控制工程風險。
對於區域供冷系統的質疑,機電工程署署長潘國英解釋,深圳前海的系統跟香港不同,難以直接比較。其實區域供冷需要因應地區情況、樓宇分布和地底設施而有其獨特設計,因此造價各有不同,他說洪水橋是雙機樓雙管網系統,比較啟德第三廠和東涌區域供冷系統,造價只相差6%。何佩玲亦指洪水橋的發展項目,屆時的工商業和物流倉庫等設施達600多萬平方米樓面面積,供冷需求很大,區域供冷系統是有其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