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
東方日報
【本報訊】本港住屋問題呈兩極化,富裕階層的住所丹楹刻桷,富麗堂皇,基層卻長期蝸居劏房。根據最新長遠房屋策略報告,去年本港有12.75萬戶居住環境欠佳的住戶,較2020年的12.2萬戶增加,當中劏房住戶有9.36萬戶。有組織研究報告發現,住屋問題仍是貧窮兒童於2024年最關注的10大社會議題首位,惟本港未來平均新建公屋單位持續下降,基層想在新一年得到一個安樂窩,可謂天方夜譚。
報告引用房屋署統計資料,指2024/25至2027/28年度新落成的公營房屋僅為14.18萬伙,當中約有4.9萬伙為出售房屋單位,新建出租公屋/綠置居僅為9.2萬伙,即平均每年新建單位僅1.8萬伙出租公屋單位,2026/27年度的供應更出現斷崖式下跌,實在杯水車薪。與以往每年平均2萬個出租公屋落成量相比不進反退。
每4個港童就有1人等上樓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2021年周年進度報告,政府公布未來10年的總房屋供應仍維持於過去水平,估計供應目標為43萬伙,達到長策公營房屋30.1萬伙的供應目標。不過,報告指未來10年約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中,公屋及綠置居仍然只佔七成(即21萬),而且在首5年的公屋供應,尤其市區及擴展市區的單位仍屬極低水平,房屋供應缺口難見改善。
基層輪候上樓方面,截至去年9月底,約有13.2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6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報告估算,當中18歲以下人士約有12萬人,可見輪候公屋兒童人口不斷增加,佔整體兒童人口比例約20%至25%,可見每4個香港兒童就有一個急需改善住屋環境,有兒童更蝸居板間房7年仍未獲得公屋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