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星島日報
今年除賣地收益急挫之外,連私人項目補地價收入亦大幅下跌,今年補地價收益暫錄約195.86億,對比去年全年約414.82億,大減218.96億,跌幅高達52.8%。
業界人士指,現時市況轉差,樓價及地價持續下跌,連帶補地價進度亦受影響。
據地政總署公布資料顯示,今年至11月私人項目補地價收益暫收195.62億,連同房協2個項目補價約2404萬,即今年補地價收入約195.86億,創自2020年後3年新低紀錄,雖然收入急跌,惟補地價金額自2015年起連續9年超過100億。
長沙灣潤發倉補價逾137.3億
年內最大補地價個案、為今年初華潤集團與華潤置地海外合作發展的長沙灣潤發倉庫,以137.3394億完成補地價程序,金額創本港補地價次高紀錄,佔今年整體補地價收益約71%,該項目以可建總樓面約158萬方呎計,每方呎補地價約8692元。
其次為新地旗下元朗東成里「跨代共居房屋」項目,同年8月以23.0902億完成補地價,以可建樓面約80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補地價約2865元。
除私人項目外,房協亦有2個項目完成補地價程序,合共涉及2404萬。
包括啟德第1E區1號地盤,今年2月以2142萬完成補地價;另一個項目為粉嶺百和路項目,同年8月亦以262萬完成補地價。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隨着市況轉差,發展商啟動項目意欲大減。而每個案補地價金額,亦會因市場地價的成交價而大幅減少。即是數量和每個案金額都減少,雙重打擊政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