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2
經濟日報
11月份中原大灣區指數報109.43點,連跌6個月,累跌近10%,按月跌2.56%,主要受港澳跌幅擴大逾4%所拖累,大灣區指數跌幅加大。
上月大灣區指數更錄得5個指數創出今年新低,包括大灣區指數、廣州、深圳、惠州、中山。其中廣州(113.68)及深圳(113.44)指數更分別創出3年及近4年新低,並與大灣區指數同步,連跌6個月。12個指數中,錄得跌幅的指數共8個,跌幅由1.01%至4.6%。
而4大中心城市亦全面報跌,除廣州及深圳外,尚包括香港(101.03)及澳門。
業主擴大議價空間 樓價下行
而錄得升幅的指數有4個,分別為佛山(192.66)、珠海(119.41)、江門(126.07)及肇慶(112.15),升幅由0.17%至1.96%。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9月下旬開始,大灣區城市陸續減辣,於11月初見成效,如11月份廣州二手成交突破萬宗,達10,182宗,創今年第2高,較10月升8.77%,連升4個月。深圳11月二手網簽達3,133宗,連升2個月,較10月升12.9%。惟兩城於放寬樓市限制初期,只旺量不旺價,不少業主趁減辣,加快放盤步伐,擴大議價空間,令樓價仍處下行趨勢。
一手低開 二手減價迎戰
11月港澳指數分別下跌4.39%及4.6%,香港指數更創今年最大跌幅,相信與港滙下跌有關。香港於10月底減辣,11月份成交量稍升,惟樓價仍持續尋底。於一手物業低價開售搶客下,二手業主難以招架,只可以減價迎戰,因此即使港府減辣,情況與其它灣區城市相若,仍維持於量升價跌的局面。
責任編輯:陳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