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9° 86% 雷暴警告

供樓期又新高 貸足26年

2015-04-01    經濟日報
唐榮已有一段時間未有提到「痛苦指數」,不過,上周五金管局的報告讓唐榮不得不重提舊事。 其實過去唐榮經常有更新痛苦指數,在經濟日報地產頻道樓按計算機,當運算每月供款支出時,相關網頁亦會提供輸入者專屬的痛苦指數,可以衡量依家庭收入,買入該單位樓價得出的痛苦指數,指數愈高,要愈多年的收入抵銷,自然愈痛苦。 不吃不花14.8年 才抵銷樓價 金管局上周發表半年度報告中指出,根據最新的市況發展,置業負擔能力相對家庭收入大幅度轉差,樓市過熱的風險有所上升。樓價與收入比率於2014年第四季升至14.8的紀錄高位,1997年的高位為14.6。金管局的定義其實類同於唐榮的痛苦指數,樓價與收入比率指一般538平方呎(50平方米)單位的平均價格與私人住宅住戶的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率。 14.8即樓價等於家庭14.8年的總收入,置業者要不吃不穿不花14.8年才能抵銷樓價。如果翻看統計處的住宅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2014年10至12月,居住在私人永久性房屋的住戶,家庭月入中位數是33,900元,年收入是40.68萬元,要花14.8年的收入抵銷樓價,換言之,金管局統計的樓價水平大約是6,020,640元,600萬元單位是甚麽概念? 以538平方呎單位計算,平均每呎實用面積計算的樓價是11,191元,唐榮計算了月入33,900元的家庭,怎樣的條件下才能買入600萬元單位?附表顯示該家庭的置業情況,其他條件不變下,如選擇25年供款,將無法通過壓力測試,所以只能選擇未必獲銀行審批的30年按揭年期。 類似的情況在按揭數據上反映,金管局數字顯示,今年2月份平均貸款合約年期延長5個月,至312個月(相當於26年),創歷史最長。樓價高企的情況下,不少借款人選擇延長還款年期減低每月還款額,一方面可減輕供樓負擔,另一方面獲銀行通過供款比率審批的機會亦較高。 民調:住屋為生活最痛苦源頭 在金管局報告披露樓價收入比率創歷史新高的當日,其實亦有民調顯示香港市民的痛苦: 樹仁大學經濟與民生研究計劃於今年2月中至3月初,訪問了808人,有近8成人認為港人生活痛苦,較前年同類調查急升近10%;其中逾兩成人更認為非常痛苦,亦較去年急升逾5%。 在6大民生問題中,住屋問題仍是港人生活最痛苦的源頭,佔逾4成半,8成半人希望增加本港住宅用地,雖然政府早前公布未來10年興建48萬個單位的計劃,但逾半人表示不信任,令樓價持續上升。若按不同年齡群組而言,18至24歲受訪青少年最感生活痛苦,感到頗痛苦及非常痛苦的,各有6成半及逾兩成。 樓價收入比率在去年第四季創歷史新高,不過,踏入2015首季繼續急升,估計更讓人「痛苦」的、亦即更高的樓價收入比率仍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