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1
經濟日報
過去幾天,不少國家都趕着在限期前,申報加入我國主導籌建的亞投行。
在申報國家當中,不少都和我國在政治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矛盾,但是為了得到實在的經濟利益,他們選擇了放棄政治歧見,專注爭取分享豐盛的發展經濟大餐。
說也奇怪,今天世界各地都在忙於打拼經濟的時刻,香港不少人卻毫不在乎,繼續熱衷將水貨客和內地旅客混為一談,批評他們在香港的購物行為,由奶粉以至房屋,籠統地說成將樓價及商品搶高掃光。
由於提出者不斷努力攻擊自由行的軟肋,特別是被認為對本港經濟貢獻較少的一簽多行,發展甚至連政府當局也公開說要優化一簽多行的措施,的而且確贏得了不少港人的支持。
然而,這種諉過於人的藉口,卻同時暴露了香港自身建設的無知,以至配套嚴重不足和滯後,導致購物區及旅遊點的乘載力得不到恰當的擴充,市民埋怨,更嚴重的是,原本可以發展作為香港經濟新支柱的醫療和教育事業,被迫一項又一項的撤銷,我們放棄了這些產業潛在可持續經濟利益。
前海港貨中心 已低調試業
作為容納本地低技術勞動力的旅遊及零售百貨業,在近期一而再的反水貨客運動包裝下進行的拒內地客行動,已觸動了中央的神經,具體解決措施是在廣東加快建設三個自貿區,包括了深圳前海、廣州南沙及澳門毗連的橫琴,這些自貿區既可分流被某些港人形容是過盛的內地旅客,也可以藉此開發更多內地經濟改革的起點。
近日,在深圳前海建設的「港貨中心」,已低調開始試業,據報直接訂購外國產品,當中包括嬰兒食用物品,由於豁免進口稅,售價甚至較港貨更平,不過由於交通配套尚未完善,而且商品種類並未齊全,然而由於內地海關嚴格監督,相信假以時日,不難贏得內地消費者的信心。
不久將來,香港作為我國南方「前舖」的地位和利益,將會漸被周邊各自貿區取代,主張收緊一簽多行的聲音,到時候將會消失於無形,代之而起的呼聲或許是,挽救蕭條中的香港旅遊業及零售業。
隨之而來,本港舖租因而下滑,價格也要向下調整,似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