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6
經濟日報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最近提出希望檢討7年樓齡的賠償機制。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在立法會表示,政府現階段無意調整市建局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相關機制自2001年通過後,得到受收購影響的自住業主普遍認同和接納,她認為任何收緊收購賠償的調整都會引起爭議,憂慮會對加快舊區重建構成反效果。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討論市建局的工作,甯漢豪在會上說,市建局的收購政策實施超過20年,任何收緊收購物業賠償準則會引起爭議,「當我們一方面努力從多方面引入措施加快舊區重建,如果我們另一方面要收緊物業賠償準則,可能會構成反效果。」
她指明白市建局每年盈餘受樓市波動影響、現金流受到挑戰,因此政府會提供適當的財政支援,包括繼續寬免重建項目的補地價,並提高市建局借款上限,由60億元提高至250億元,又批准市建局整合重建項目周邊的政府用地,增加相關土地發展潛力。
議員倡人工島撥地 用作樓換樓
立法會議員陳學鋒認為,本港舊樓愈來愈多,在樓價上升的情況,市建局難以維持同區7年樓齡補償機制,建議考慮將日後交椅洲人工島撥部分土地予市建局用作樓換樓,提升市區樓宇更新效率。
甯漢豪回應指,認同要有新手段,例如研究如何將交椅洲的土地與市區重建扯上關係,又說當局會以其他方法支援市建局的財政,制度上亦會推出強拍條例,協助有心的業主聯合起來出售物業重建。
另一立法會議員洪雯提出,當局會否研究調整機制,甚至獨立考慮個別舊樓居民的訴求,彈性處理以多少年樓齡作為補償。甯漢豪說,制度的設立是關乎公義,「好難話低就低」,當局要實事求是處理。
市局現金流首「見紅」 議員促檢討
截至去年3月31日,市建局的資產淨值為538.1億元,估計在去年4月1日至2027年3月31日的5年期間,該局需要合共約840億元現金開支,以應付業務綱領內全部項目的開支。
選委界議員林筱魯則關注市建局現金流首次「見紅」,比率可能愈來愈大,認為不可能再以過往的商業模式運作,需要透過一系列的手段及整體策略做檢討。
責任編輯:吳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