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6° 90%

市建局虧損35億 10年來首「見紅」 觀塘項目採「浮動規劃參數」機制提升吸引力

市區重建局上年度淨虧損35億元,為10年來首次「見紅」。市建局主席周松崗表示,現有236億元現金儲備不足以應付,會採用加快收購程序、調節項目推出時間。以及適時借貸等方式應對,政府亦已同意該局在市場借貸的上限由60億元提升至250億元,預計現時該局所有項目所需資金為960億元。對於之前流標的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項目,行政總監韋志成表示,局方會採用「浮動規劃參數」機制,容許發展商更靈活調撥發展樓面用作住宅、辦公室、酒店和零售等不同業務,提升項目的吸引力,預計最快明年底重新招標,有信心今次的反應會更好。 ▍記者 謝宗英 ▍ 周松崗昨日與傳媒茶敍時表示,市建局2022/23年度錄得35億元淨虧損,包括約5億元營運虧損,約30億元是因應地價下調而就多個已開展項目作減值撥備。資料顯示,該局2021/22年度錄得逾65億元盈餘。 周松崗說,上年度招標所得的前期款項收入僅約48億元,按年挫7成,而未來推展的數個項目料須960億元資金,故現有現金儲備約236億元和未來的招標收入不足以應付,該局去年底已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把借貸上限放寬至250億元,並獲批准,籌措資金時會積極考慮發行綠色債券。他又指,並非要一次過全數借貸250億元,市建局仍可「自給自足」,並無計畫提出要政府注資。 自給自足無計畫政府注資 至於廣受關注的觀塘市中心第四及第五發展區項目,韋志成透露,早前向發展商就該項目的未來方向發出問卷,共有8家發展商提交回應,全部支持增加住宅元素,希望最快明年底再推出招標。 同時該項目將引入「垂直城市」概念,增加住宅元素和建築物高度限制,以加強吸引力,惟有關交通、基建設施的負荷能力仍有待研究,並需經過城規程序等。 「7年樓齡」收購價負擔大 現時市建局以「7年樓齡」處理樓宇收購事宜,韋志成解釋,有關機制是政府和立法會採納,故應由政府考慮應否改變。他重申,該機制引發不少問題,例如市建局以高價收購舊樓,影響私人市場與市建局競爭的意欲等。他指,「7年樓齡」收購價對市建局的財政負擔很大,形容「解鈴還須繫鈴人」,應由政府主導處理,冀社會關注及討論。 此外,市建局正推展3個港人首置項目,韋志成表示,位於紅磡「煥然懿居」第2期將率先於9月推出接受申請,預料以市價72折至82折發售。該項目提供260伙,約一半為2房至3房單位,約一半為1房戶,實用面積約300至600方呎。 至於大坑西新邨項目,市建局表示,自城規會對項目的重建規劃批出許可後,該局已加快制定工程的施工方案,並和政府商討 「預先批地」模式,讓承建商可在已清場的範圍提早施工。在租戶遷出、清拆及平整地盤後,該局需要約5年建造整個項目,重建後可提供超過3300個單位,當中包括2000個「首置」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