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明報
【明報專訊】規劃署早前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就地積比轉移設立機制,並以油麻地及旺角重建為試點,日後申請人可將地積比率,由「送出地盤」(sending site)轉移至「接收地盤」(receiving site),令後者地積比可放寬30%。城規會昨開會討論,最終經修訂後通過有關的規劃指引草擬本。當局表示,由於市建局正就深水埗及荃灣規劃做研究,預計2025年完成,故地積比轉移機制亦將於2025年檢討,期望完善細節及參考市建局的研究建議,以優化計劃。會上有委員關注機制對市建局及大型發展商較有利。
將參考市建深水埗荃灣研究
根據文件,「送出地盤」一般為較低重建潛力的土地,並擬改建為公共休憩空間或值得保育的用地等,「接收地盤」則一般為較大地塊,若能通過地積比率轉移機制,發展密度可增加。
另有委員憂加劇插針式發展
城規會委員黃幸怡昨在會上質疑,推出此機制「會否令人整體感覺益緊市建局」,且感覺機制只有大型地產商有興趣,認為對大地產商較有利。她又質疑油旺地區業權分散,未了解到實際操作如何處理有關整合業權的問題。
另有委員質疑,新機制下會否加劇插針式發展,並失去城市的質量及宏觀的城市設計;亦有委員關心新機制下對交通的影響。
此外,有委員擔心日後將出現不少價值較低的「孤兒仔」地盤,並欠管理,同時令當區交通佈局充斥不穩定性,認為需引入市場力量。有委員認為機制將令區內「大洗牌」,對當區住戶有一定影響。
政府:以私人重建項目為先
城規會主席、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回應稱,「不排除機制下市建局有得着,但設計以私人重建項目為先」。她說目前市建局非市場重建項目主力,認為私人發展商收購舊樓有困難,希望給予發展商誘因展開重建,並期望在當區地積比增加的情况下,將總樓面面積轉移至如港鐵站附近,以支援高密度發展地盤,為推動舊區重建的手段之一。
她又說,願意推出計劃「來試」,承諾兩年後檢視,屆時不排除有空間調節計劃。
翻查資料,市建局2021年向立法會提交油旺重建方案,並擬推出新規劃工具,包括提出地積比轉移以增加重建潛力。此外,政府參考油旺研究的經驗,於2021年《施政報告》提出,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及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