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2%

馬時亨:高球場收地政治化 機會成本高

城規會昨就粉嶺高球場項目召開第二場聆聽會,全日皆由香港哥爾夫球會相關人士發言反對政府收地建屋,包括以球會會員身份發言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他直言政府今次收地的機會成本非常高,因香港會失去國際賽事,也會失去重要的商業配套。 他更稱,收地問題已變得情緒化、政治化,呼籲政府以理性客觀看待房屋問題。 失國際賽主辦權 商業配套 馬時亨昨稱自己「帶着矛盾來開會」,因解決房屋問題是香港重中之重,他非常支持政府興建公屋,但另一方面認為政府要收回的用地非常具歷史價值,擔心影響香港高爾夫球發展,以及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和金融中心發展。 馬時亨解釋,收回高球場建屋的機會成本非常高,有國際賽事主辦方已表明或不會再在香港舉行賽事;而高球場亦是高級行政人員建立商業關係、商務談判及交流的場所,是留住外商和企業駐港高管人員的重要條件;加上建屋後帶來的交通擠塞問題嚴重,令他認為今次收地已變得情緒化,甚至政治化。 他強調解決房屋問題需要理性和客觀看待,政府既已提出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發展,決心處理房屋問題,即使不在高球場建屋也絕非「褪軚」。 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就重申,球會的訴求只是希望不要在球場建屋,惟他強調收地後要再次舉行大賽,球場必須維持世界級水準及質素,讓主辦方有信心香港舉辦賽事的能力及球場質素均不變,只有球場「不走樣」,國際大賽才不會拱手相讓予其他城市。 孕育精英 冠軍球手盼撤收地 在國際大賽奪冠的香港高爾夫球手許龍一就指,自己8歲起參與總會的青少年發展計劃,形容球場孕育了他,亦繼續令無數未來高爾夫球手受惠,若收回土地作其他用途對香港是一大損失,懇求委員考慮球場的重要性等,撤銷建屋計劃。 球會也安排多位專家講述球場的生態價值,有專家直指,康文署並無管理生態敏感地方經驗,非適合管理者。郭永亮就指,過去百年歷史證明球會是保育和保養球場的最好管理者,球會也很樂意繼續管理和營運球場。 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昨在電台節目重申建屋計劃不變,政府仍認為收回球場的9公頃土地建公屋為是最合適的,會視乎城規會意見,再決定建屋密度及布局,又指若之後有國際大賽,需要地方泊車等,政府也樂意借出收回的用地。 作者:黃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