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5, 2024 星期六 微雨 25° 88%

有為未來30年準備土地嗎?

2015-03-24    經濟日報
撰文:唐榮 欄名:專家樓論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逝世,唐榮最直接想到的是讓港人既羡且妒的組屋,同樣出自這位國父及他的管治團隊。曾淵滄博士在2012年一篇文章「李光耀土地政策堪借鑑」指出: 「新加坡則不一樣,過去50年,填海工程從未停止,而且,新加坡的填海工程並不是填了之後馬上要用,前幾年剛剛落成的金沙賭場用地及近日剛剛開幕,面積是好幾個維園的濱海公園所處的土地是30多年前填好的,填好之後,只是種某種樹搞綠化,當成政府的土地儲備……。」 李光耀贏選舉 即推房屋措施 文章提到,30多年前,一群包括李嘉誠在內的香港富豪到新加坡開發了新達城這個項目,新達城的土地也是填海得來的,與今日的金沙賭場是同一個時候填海,新加坡政府可以填海之後讓土地空置30多年,若換在香港相信早被批評為「荒廢」土地。 資料顯示,李光耀的人民行動黨之所以能在新加坡長期不敗,新加坡的組屋政策是其中個重要因素,讓人民安居,是為政者首務。1959年,人民行動黨認識到住房問題需要急切關注,在其競選活動中,承諾在勝選後將提供廉價房屋予窮人。當其贏得選舉,並組成新民選政府後,即立刻採取行動,以便解決住房短缺問題。新加坡政府隨後通過建屋發展法令,於1960年取代原有的新加坡改良信託與建屋發展局,專門負責規劃和建造公共房屋,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困難。可以這樣說,新加坡舉世聞名的組屋政策,是李光耀任內積極完成。 私地收歸國有 集中發展 曾淵滄又在文章中指出,新加坡政府去那裏找來這麼多土地建組屋,而且長年不斷的建,近10年來新加坡人口增加速度很快,因此建屋的速度也很快。很簡單,就是通過土地徵收法令,把私人擁有的土地收歸國有,然後集中發展。50年前,當李光耀開始進行這項計劃時,也同樣遇上巨大的阻力,但是李光耀認為這麼做對新加坡長遠的發展很重要,非常有利,因此不理反對聲音、堅持執行,很多年之後,新加坡人終於明白,讚賞李光耀當時的作法。 新加坡過去30年填海造地超過1.3萬公頃,佔該國原有面積達約四分之一,但填海工程未來更加沒完沒了,2013年初新加坡發表報告,預計在2030年,人口將增加到650萬至690萬人,故此訂出藍圖,明言將再填海,擬在2030年把國家土地面積再加大7%,屆時可多建70萬個房屋單位。 港人羨慕獅城 卻不願付出 回望香港,除了遠在1997年,當時的行政長官董建華在《1997年施政報告》中,定出在2007年年底前,全港有七成家庭擁有自置居所的目標,根據這個目標推動八萬五,大量興建私人樓及資助出售房屋,藉此推升自置居所比例。然後七成目標、八萬五建屋「被放棄」,原因不詳談,往後的曾蔭權更是把房策打入冷宮,2007年早就過去,2017年也快到了,去年的資料顯示,自置居所比例僅約五成多一點,到了今時樓價暴升,供應不足之時,又有人懷念董建華當年的建屋大計。 然後,香港幾乎沒有可以即時取用的大量土地儲備,那裏找一幅可供大型發展,擺放了30年的交吉土地?發展新界東北阻力重重、填海及發展綠化地又是環保等問題、不少港人都在羡慕新加坡組屋的好、欣賞新加坡的發展,卻反對填海、不准開山、這裏不能碰、那裏不能動。 很快2027、2037、2047年要到了,香港市民一起想一想,能為未來30年需要使用的土地略盡一點支持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