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7
明報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將目前約6年的輪候公屋時間即時「封頂」。本報比對未來6年度,每年公屋供應均落後對應6年前的新登記一般申請數字,供應追不上新申請,共落後3.44萬伙;其中2022/23年度屬「重災區」落後逾1.5萬伙。有學者認為本年度公屋單位落後量較大,料短期內輪候公屋時間將逾6年,籲政府公開解釋輪候時間如何「封頂」;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政府增加透明度,公開輪候時間趨勢及分析,讓大眾有清晰概念,同時加快首批「簡約公屋」供應。
明報記者 區慧盈
截至今年6月底李家超上任前,公屋輪候冊約有24.2萬宗申請,其中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較上一季微跌0.1年,為去年中起連升3個季度後首次回落。李家超上月稱,有信心傳統公屋輪候時間在6年以下。房屋局長何永賢上月底稱,政府已覓足夠土地未來10年建36萬伙,以及有眾多方法提速提效,6年輪候可以「轉勢」。她估算包括人口分佈及新增輪候者等,「頭5年是6年輪候時間,然後緩緩5點幾年,往後則視乎社會變化」。按照慣例,房委會將於月內公布新一季截至今年9月底的公屋輪候時間。
李家超任期橫跨的2022至28年度,公屋/綠置居預測落成量分別為3700、1.28萬、1.73萬、1.79萬、1.02萬及1.8萬伙(見表)。若落成量無法滿足對應6年前的新登記一般申請數字,輪候時間將難以維持在6年水平。上述年度對應6年前的2016至21年度相關新申請分別為2.05萬、2.1萬、2萬、1.92萬、1.47萬及1.89萬宗,即未來6個年度共欠3.44萬伙。
學者稱失去資格者遜落後量 籲解釋如何封頂
曾任房委會委員的城大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特約教授劉國裕表示,數據未計及輪候期間失去資格的申請者,參考以往經驗,失去資格申請者不足一成 ,遠遜於數萬個單位的落後量,顯示短期內等上樓逾6年的機率很大。他建議政府公開說明輪候時間計算方式,增加透明度。
立法會議員倡加快首批簡約公屋供應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表示,公屋輪候時間涉及統計學計算,可於技術上調節如新一季度只編配低於6年輪候時間的申請者,便可減短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惟情况不健康,會予社會假象輪候公屋時間已縮短。他建議政府公布輪候時間趨勢,長遠則建議增加建屋量,改善正輪候公屋的不適切居所住戶生活環境,包括早於2024/25年度推出首批「簡約公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