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1
經濟日報
中共二十大前夕多個地方疫情反彈,防疫政策加碼令經濟持續疲弱,新領導集體面對的開局壓力並不輕鬆,需「穩舊強新」保大盤,接過穩地產接力棒釋放需求穩預期,還要尋找新經濟動能。
為確保二十大順利,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假期「就地過節」再次成為主旋律,假日消費動力不足。根據文旅部公布的數據,長假期間全國出遊人數和旅遊收入按年減少18.2%和26.2%,僅約疫情前2019年旅遊消費的4成。
末季政策料加碼 保換屆期平穩
內需因疫情恢復緩慢,房地產沒有明顯改善,外需也在全球高通脹持續下繼續疲弱,外貿持續收縮,經濟界對於即將公布的第三季及第四季的數據表現普遍不抱樂觀。機構預計,如果第四季沒有超常規政策,「保4」已是努力後的最好表現,距離今年初5.5%左右的經濟目標會有較大差距。
雖然領導層已經在淡化經濟目標,但仍在最後一個季度加碼「穩大盤」政策扭轉預期。總理李克強9月底召開穩大盤督導工作滙報會議,提出「第四季經濟在全年分量最重,不少政策將在第四季發揮更大效能,要增強信心。」
9月最後兩天,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允許部分城市的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在第四季下調或取消,財政部祭出「換房退稅」政策,被視作是中央級別的穩地產大招,已是針對第四季增長的超常規政策。在二十大之後,現有國務院班底將在明年3月全國兩會換屆,預計第四季還將有更多寬鬆政策出現,以保換屆周期經濟平穩過渡。
挺數字經濟新能源 接力挑大樑
有經濟智囊人士表示,新領導集體面臨的短期經濟挑戰複雜嚴峻,一方面要穩住作為傳統經濟支柱的房地產,不僅因為房地產對經濟大盤的調節作用不可替代,而且當下迫切要解決市場對經濟形勢的預期惡化問題,脫離房地產預期的改善不可能完成。
另一方面,也要在未來5年培育出能夠挑大樑的經濟新引擎,目前已看到當局對數字經濟和新能源產業傾注了足夠的關注和支持政策,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和更多時間來完成新舊動能的輪替。
作者: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