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17, 2024 星期二 大致多雲 28° 82%

大灣區GBA專題:南向北向比例 科學園深圳分園未限 12月底落成

【明報專訊】位於河套深圳園區的科學園深圳分園將於12月底落成,預期企業可在明年首季分批入駐。科技園公司大灣區發展總監莫偉軒向本報表示,目前已有11家港企率先進駐福田的臨時辦公室,希望未來兩年支持不少於150間企業進駐,又稱暫時不會為北向或南向企業劃比例限額。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專家諮詢委員會將於明日成立,促進兩地協同規劃、聯合建設,委員會首席科學家包括港大校長張翔、中科院院士姚期智等,兩地將透過視像連線共同舉辦成立儀式。 明報記者 沈燕媚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分為兩部分,包括由福田保稅區和皇崗口岸片區組成的深圳園區,面積3.02平方公里,以及香港落馬洲的港深創科園,面積0.87平方公里。由於港深創科園最快要到2024年才有樓宇建成(見另稿),香港科技園公司將在深圳園區做「二房東」,讓部分有興趣到大灣區發展的機構先行在深圳落戶。2021年9月,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就此與深圳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港深園區運作一致 非「深做市場港做科創」 在福田保稅區,科學院深圳分園的建設工程如火如荼,佔地逾3萬平方米,由兩幢6層樓宇組成,為企業提供辦公室、實驗室、會議及展覽場地等,預計12月建成。莫偉軒說,科學園的港、深兩地園區在設計上是一體化服務,除因應兩地法律法規有所調整外,運作幾乎完全一致,並非「深圳園區主力做內地市場,香港園區做本地科創」的簡單理解。 莫偉軒表示,將支持香港和世界的初創企業「北上」開發內地市場,以核心科研領域為主,同時會吸引內地科技企業「南下」到香港,或經香港進入國際市場,即「引進來,走出去」。他說,暫時無為南向或北向企業設比例,預期首階段以北上拓展市場、相對小規模的港企為主,南下的企業相對規模大,數量上「預期會少一點」,但「長遠而言不會差太遠,希望比例會拉平均些」。 逾百企業有意接洽 主要港企 他透露,目前有意與科學園接洽的企業不少於100間,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六大企業類型,主要是港企。內地企業「南下」方面,除可對接來自香港、歐美、亞太等國際市場,7月至今試行中的「大灣區IPO連線」,初步有10多間內地公司有興趣了解來港上市。「大灣區IPO連線」由香港科技園聯合香港投資推廣署主辦,為孕育大灣區下一批獨角獸企業而設,並獲港交所為戰略伙伴,提供包括IPO專題系列講座,以及支援合資格大灣區科創企業與資本市場接軌。 香港和內地近年面對疫情和地緣政治挑戰,莫偉軒說,相信無論順境、逆境都有不同機遇,「疫情下傳統行業受壓,但創科和數碼科技向前行至少5至8年,新藥測試加快了,最重要是窮則變、變則通。當下半導體等國際技術引進變難,反過來自主研發的速度加快」。 「人才是科技的核心,否則難以為繼。」莫偉軒說,科學園亦將設立「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及「大灣區創科快線」,前者主要為區內培育創科人才,後者除為企業做投資配對、市場資源對接等,也會提供落地政策諮詢、當地生活協助等。此外,科學園還將與香港多間大學的大灣區內地分校建立培育網絡,孕育人才和初創企業。 除科學園深圳分園外,在河套合作區的深圳園區,60萬平方米的科研空間已投入使用,目前已有逾150個高端科研項目正推動落地,包括香港5間大學的10多個優質科研項目,如城大福田研究院的高時空分辨環境桌面型電子顯微鏡、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醫療機器人一站式研發與測試基地等。另有24個港澳創業團隊逾300人進駐孵化加速平台,已產生知識產權專利203項。 此外,今年7月首個由深港雙方共同制定的「聯合政策包」正式落地,保障企業可同時獲得兩地優惠,其中提到支持簡化科研樣本、實驗試劑的出入境,推動合作區內深港數據資源共享等。 (灣區版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