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3° 92%

供應短期恐「真空」 要靠私人補地價

隨着啟德及近年改劃的用地陸續消耗,而東涌等新區要等到2024、2025年才有較大規模的私樓供應,短期內將會出現真空期,需要靠私人補地價填補空缺。 土地供應需要靠大型新市鎮、新發展區所推動,近年兩個最多土地供應的地區分別為將軍澳南及啟德區,特別是啟德區更是近5年最重要的供應來源。 啟德供應重鎮 存量「見底」 由2016/17年度至2020/21年度合共5個財政年度為例,所售出的63幅住宅用地之中有18幅位於啟德區,比例達29%,涉及逾萬個單位,數目是各個地區之中最多。 不過,隨着啟德區內住宅地供應已經「見底」,在2021年2月批出的第4E區2號用地原本屬於區內最後一幅住宅地,即使政府後來再提出區內5幅商業地改劃(其中兩幅未獲通過),令今年度賣地表內新增了兩幅啟德第2A區地皮,但可以預期區內私樓供應再難以大幅增加。 同時,近年政府透過「插針」、改劃得來的用地,亦已經日漸消耗殆盡,餘下未推出的私樓用地規模普遍較小。 按照各新發展區時間表,東涌新填海區及古洞北/粉嶺北陸續有新的土地供應,惟初期仍然以公營房屋用地為主,私樓用地相信最快要2024年、2025年才有較多供應,因此短期政府可以推地的「子彈」有限。 因此,如何在政府土地以外開拓更多供應,特別是加快發展商補地價步伐猶為重要,亦能夠增加更多供應,以上年度(2021/22年度)為例,便有超過6成供應來自發展商補地價,可見有關供應的潛力之大。 作者: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