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3, 2024 星期一 微雨 24° 90%

兩市區寮屋村 擬建4200伙公營屋

市區「一地難求」,政府展開清拆市區寮屋村計劃,規劃署最新向城規會建議,分別將兩條市區寮屋村,包括:牛池灣村及黃大仙竹園聯合村,改劃作住宅用途,以興建合共4,200間公營房屋,將於2029/30年度開始分期入伙。 繼茶果嶺村後,規劃署近日正式向城規會提出餘下兩條寮屋村的改劃建議。其中鄰近彩虹站的牛池灣村,將會清拆龍池徑及永定道之間的部分,合共1.68公頃,建議由「鄉村式發展」、「住宅(乙類)」等用途,改劃成為「住宅(甲類)」用途,最高地積比9倍。 牛池灣村供2700伙 按照重建方案,牛池灣村將會興建3幢35至37層高的公營房屋,將會提供2,700伙,以及提供社區會堂、幼稚園、長者日間照顧中心等,規模相當於三分之一條彩虹邨,預計2031年起分階段落成。 至於鄰近彩虹站至龍池徑一部分寮屋未有納入重建範圍,區內的一座3級歷史建築萬佛堂亦會獲得保留。 竹園聯合村 達200年歷史 至於另一條市區寮屋村,為擁有200年歷史的竹園聯合村,位於黃大仙廟旁邊,將會聯同對面的露天停車場,組成合共1公頃用地,改劃作「住宅(甲類)」用途,亦會以最高地積比率9倍發展,將會興建3幢32至43層高公營房屋,提供1,500個單位及多項社福設施,預計2029/2030年度起分階段落成。 事實上,政府在2019年《施政報告》便提出重建茶果嶺村、竹園聯合村及牛池灣村3條市區寮屋村,合共提供8,700伙供應。其中茶果嶺村去年率先提出重建方案,涉及約4,500伙。 測量師:全數撥公營屋合適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指,近年政府放寬及修訂寮屋清拆賠償政策,相信已經鋪排了近年大規模收地。至於有關地點全數撥作公營房屋,張翹楚認為,屬於合適做法,因牛池灣村及竹園聯合村附近社區本身是以公屋、居屋為主,相信社區反對聲音會較小,而有關地點交通方便,對於入住的基層家庭能夠節省不少交通費用。 另外,竹園聯合村重建計劃亦包括重置正德街的黃大仙社區會堂,社區會堂原址則會改劃作「住宅(甲類)」發展,以1幢涉及310伙的公營房屋,待新的社區會堂完成後展開重建,預計2038年入伙。 作者: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