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7, 2024 星期一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30° 80%

洪水橋前海鐵路 非港深西部鐵路翻版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接受本報專訪時,細述以跨境鐵路連接洪水橋至前海的構思,指與以前的港深西部鐵路不同,北面不一定要接駁到深圳機場,但可以設中途站,連接深圳鐵路。 至於土地供應方面,陳茂波透露,可從3方面增加土地供應:1)可檢視舊口岸規劃;2)增加發展密度;3)檢討濕地用地。 深圳前海擴區帶來的機遇,陳茂波早前亦提出,值得研究透過鐵路連接洪水橋及前海,一度被外界形容是2014年擱置的「千億鐵路」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的「翻生」,惟陳茂波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細述港府最新思路。 連接港機場否 還看明日大嶼 陳茂波解釋,2014年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宣布擱置港深西部鐵路,是因為不划算,但當時構思是由深圳寶安機場到前海,再到洪水橋至香港赤鱲角機場,形容是一條好長的鐵路,但現時政府構思的,未必是這個規模。 「例如去到前海,未必一定要接駁到深圳機場,而香港方面落到洪水橋,是否接駁至(赤鱲角)機場,現階段亦未必需要考慮。」陳茂波稱,最終能否接駁至香港機場,與明日大嶼布局有關,因計劃除了提供土地建屋外,還打通香港整個西面交通,形成一個環形的鐵路基建網絡。 陳茂波稱,新方案簡單一點,因本身洪水橋已經預留了鐵路位置,加上現時已經時移勢易,前海擴區後重點在金融、創科、專業服務、青年人北上就業創業4個層面,「可以想像將來人流大增,採用軌道交通會最方便、最快及最環保」。 指人流增 軌道交通快又環保 除了貫通洪水橋與前海,鐵路中間可加設中途站,甚至接駁至深圳地鐵,陳茂波形容:「一駁通就生(猛)晒」,令香港未來經濟擁有更大的協同效應,特別在新產業方面。 將來增加土地供應的關鍵,亦在港深之間的邊境區域,包括檢視舊有邊境口岸規劃、增加發展密度,以及檢討濕地用地,以釋放土地。 現時港深邊界有7個陸路口岸,包括羅湖、文錦渡、落馬洲(皇崗)、深圳灣、落馬洲支線(福田)、香園圍,以及沙頭角。陳茂波稱,舊口岸能否重新整合、布局,騰出土地作發展,一方面可提供創科土地,吸引不同科研機構落戶,而當邊境地方有土地作產業之用,原本在新界東北、洪水橋的經濟用地,可以改劃作住宅發展,時間上更快、更有彈性。 檢視舊口岸濕地 增發展密度 其次,重新規劃邊境產業,更能釋放土地潛力、增加發展密度,陳茂波舉例稱:「北環線除了現時這樣繞過去,有否其他創意想法?」過往交通評估成為土地發展難題,「放不到那麼多人口進駐,因東鐵都擠迫爆了」,但當邊境產業規劃、交通改變,若果將來能夠有更多原區就業,減少流向南面的交通流,便能夠提高邊境地區發展密度。 最後則是釋放邊境濕地用地,應該重新檢視生態價值,選取部分土地加強保育,騰出生態價值較低的土地作其他合適的發展。陳茂波反問:「有些地方好像南生圍,一直荒廢,反而無了生態價值。」 作者:黃慧日、麥德銘、余敏欽、謝智聰、胡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