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7° 94% 雷暴警告

「收租養老」 活得更有尊嚴

2014-09-02    經濟日報
撰文:柯興捷 富山地產行政總裁 欄名:專家論市 昨天和一位耆英老友說起老年金,照道理他是首先得益的一群,應該非常高興和支持。 可是老友卻收起往日談笑風生的臉孔,冷漠的表示,社會福利更多,固然可以令基層市民受惠更多。特別是新近提出的老年金,已經站在道德高地,被視為不容挑戰的德政,所以老友內心雖然另有見解,也不敢隨便暢所欲言。 不過,在筆者心目中,我一直信奉「收租養老」的理念,總覺得政府應該集中社會資源,努力搞好香港的房屋政策,讓市民可以居者有其屋,擁有自住單位,不用交租,老來還可以透過逆按揭措施自食其力,不用子女或社會供養,活得更有尊嚴。 當然,如果能力所及,最好多買一個單位出租,每月有租金收入,生活質素更加充實,活到將來往生,還有餘產可以惠及子孫,或者捐贈社會慈善公益,這才是一個幸福的感恩生活。 積極儲蓄 等待置業良機 只是,讀者或許覺得,目前的置業環境,連上車也非常艱難,就如筆者之前撰文描述一名初出茅廬的港產醫生,要自力首次置業,也要奮鬥十年八載,更不要奢望買多一個單位收租。 是的,目前樓市的確令人感到高不可攀,何況預期增加供應受到阻撓,而且建築業工資又只升不跌,理論上未來的樓價,下調空間相當有限。然而,筆者卻深信世事無絕對,特別是外圍政治及經濟的突然改變,譬如供款利息,當美國決定加息,就算香港屆時經濟轉差,也無奈要立即跟隨。 又例如發生突發政治事件,1982年戴卓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外不慎跌了一跤,香港樓市應聲下挫,在其後12個月之內,樓價更足足跌了一半。至於2003年香港樓價更加是一潭死水,樓價只有現在的四之一左右。 所以,我覺得急於置業的市民,若對目前樓價感到力有不逮,應該一方面繼續努力儲蓄更多首期,同時,積極支持增加土地供應,等待合適時機圓自己的置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