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4
經濟日報
重建舊屋邨屬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渠道之一,房屋署正研究重建大澳公屋龍田邨,預計地積比率增至1.1倍,粗略估計可提供700多伙住宅供應。
業界估最多710中小單位
城規會將於今日審議由規劃署草擬的《大澳市中心分區大綱圖》,文件顯示,總面積約46.14公頃(約相當於72個標準足球場,而每個標準足球場約0.64公頃)的大澳市中心,當中22%屬於「住宅」用途地帶,主要涉及現有已發展的住宅項目及村屋。
龍田邨最早一批單位在30多年前落成,將會連同周邊的社區設施,一併劃為「住宅(甲類)1」用途,城規會文件又透露,房屋署會考慮未來區內居民在商業及社會福利的需要研究重建龍田邨,故此須在現存地積比率額外增加10%的彈性,最高地積比為1.1倍,並設立建築高限最多6至12層。
若果以現時獲劃為「住宅(甲類)1」用途的面積約32萬平方呎計算,重建後的龍田邨總樓面最多達35.5萬平方呎,業界估計,最多可提供710個平均500平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較現時500伙增加4成。
不過,鑑於政府已決定將龍田邨內空置多年的天利樓轉為居屋出售,估計重建計劃未必會在短期內實行,亦未必是以現時整幅「住宅(甲類)1」用地的範圍作重建。
此外,大澳區內將有接近兩成用地劃作「鄉村式發展」,涉約94.6萬平方呎用地,除了反映現有村屋外,亦會預留興建丁屋之用。
撰文: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