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27, 2024 星期三 天色大致良好 17° 54%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發展局:缺地評估 最快年底完成 缺1200公頃屬最低估算 未來30年需百萬單位

2018-05-04    經濟日報
就本港缺地至少1,200公頃,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房屋需求未來30年達100萬伙,即約1,670公頃,連同其他商業等用途,推算出短缺數字,而最新短缺檢討報告最快今年底完成。 土地「大辯論」已展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出本港有至少1,200公頃土地供應缺口,不同社會團體認為數字潛在低估。發展局發言人表示,《香港2030+》數字是2015至2016年間各個政策局綜合數據預測所得,主要分3個用途範疇,包括經濟(256公頃),房屋(230公頃),以及社區運輸設施(720公頃)。 部分地若未能改劃 短缺或有偏差 當中需求部分只為最低估算,部分新政策用途未有涵蓋,例如改善居住面積、安老社福醫療,以及當時仍在研究的用途樓面等。而預測的土地供應則計算230幅將改劃土地,及多個新發展區,由於項目需要完成後續法定程序才能落實,若最終未能改劃或延誤,亦會令土地短缺量數字出現偏差。 以房屋用地為例,其中評估涉及不少假設,包括假設私樓及公營房屋平均單位面積分別75及50平方米(即807及538平方呎)、公私營單位比例為6比4,以及用6倍密度推算,未來30年單位需求約100萬伙,從而計算出額外房屋土地需求為1,670公頃。有關數字可讓公眾有基礎數字就土地短缺問題尋求共識。 最低估算作基礎 冀公眾共識 而現時逾1,200公頃的短缺數字尚未計及《2030+》提出的東大嶼都會及新界北發展,對於兩個策略增長區預計可提供1,000公頃及720公頃土地,若落實已可滿足短缺量,發展局人士回應指,除新界北發展曾有初步研究,東大嶼都會現階段只屬概念性建議,數字上雖然可以滿足到至少1,200公頃缺口,惟同時要考慮可供地的時間,故此將這兩項納入土地供應選項諮詢中,讓市民選擇。 至於社區休憩用地需求達720公頃,發言人指,估算包含醫院、圖書館、社區設施、休憩、鐵路等用途,且以低密度發展,是為配合住宅經濟發展所需,重申當中不涉及「大白象工程」。 撰文 : 鍾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