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十一月 30, 2024 星期六 陽光充沛 20° 47%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77%港人感「住得逼」 近半贊成填海建市鎮

2018-05-03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近日展開的土地供應諮詢活動,於維港以外近岸填海和發展東大嶼都會都被納入中長期選項。團結香港基金最新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四成半市民贊成在維港以外填海興建新市鎮,較不贊成的受訪者高出約十一個百分點;另有四成六受訪者贊成在大嶼山東面水域興建人工島,拋離反對的比率二十一個百分點,但調查亦反映年輕人較反對填海,原因是他們較關注環保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於三月下旬委託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以隨機抽樣方式電話訪問約一千名市民,發現逾七成七受訪者認為港人受到「住得逼」的問題困擾,當中更有近三成六受訪者形容,解決香港居住環境擠壓問題非常逼切。調查又顯示,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香港嚴重缺乏土地,香港在未來三十年需要開闢兩個或以上的沙田新市鎮,即相當於七千二百公頃土地才足夠,反映規劃署在《香港2030+》估計,香港未來需要四千八百公頃土地,是遠低於市民期望。   對於覓地方法,超過四成半受訪市民贊成在維港以外恢復大型填海計畫,而不贊成的市民就有近三成四。對於政府計畫在大嶼山東面水域興建人工島,四成六成受訪者表示贊成,拋離反對的比率二十一個百分點。研究亦指,六十歲或以上、個人月入三萬元或以上及居於自置房屋的受訪者,較傾向支持維港以外填海興建新市鎮,以及在大嶼山東面發展人工島。   基金會高級研究員葉文祺承認,在十八至二十九歲的年齡層之中,對環保問題關注較大,接受填海的比例相對較低。但他亦指,假使政府承諾填海時將環境影響減至最低,贊成的比例即增加至三成五。   黃元山:應聚焦討論造地   基金會副總幹事黃元山直言,香港未來三十年若要解決水深火熱的土地問題,讓港人享有更大居住面積,就應該聚焦討論如何造出過萬公頃土地,而非著眼於粉嶺高球場「一千幾百」公頃的土地。他指出,本港已有十多年沒有開拓新市鎮,反觀新加坡填海面積卻是香港的三至四倍,令人均居住面積達到二百七十平方呎,遠超香港的一百七十平方呎。   黄元山又說,填海其實可以帶來改善環境的機遇,並以新界棕地為例,佔用農地的情況一直不理想,但若然透過填海增加土地用量,露天倉和港口後勤用地便可重新規劃,有助長遠根治棕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