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般「生地」經過規劃研究和法定程序、平整地盤、有適當基建,才變成「熟地」建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公眾諮詢文件指出,此過程最少11至14年。發展局回覆稱,有空間整合負責的規劃署、地政總署和屋宇署的審批標準和技術定義,研究包括減少不同部門重疊審批同一範疇。有測量師認為,公私營合作可壓縮「生地」變「熟地」的審批程序。
土地小組諮詢文件指出,在非「熟地」上發展房屋大多涉及複雜和不確定因素,例如規劃及工程研究,公眾諮詢,處理法定規劃程序,申請立法會撥款,收地、清拆和安置,提供重置設施,平整地盤,興建基建設施,最後才能建屋。
發展局早前設立精簡發展管制督導小組,成員包括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代表,分別在樓宇管制、土地行政及規劃的範疇處理私人發展項目申請。發展局承認,現時這3個部門按各自職能和權限行事,然而政府了解在不影響各自法定程序和技術要求下,有空間整合和理順他們的審批標準和技術定義。
擬下半年推首批安排 部門研簡化申請
局方說,目標下半年推出首批精簡安排,部門內部方會研究簡化申請要求、處理申請程序和時間均提高透明度等,至於跨部門措施,則研究理順各部門採用的技術定義和審批標準,例如怎樣表述和計算樓宇高度和樓面面積,亦研究減少不同部門就建築圖則等同一範疇作重疊審批,讓個別部門聚焦不同環節。由於工作尚在進行,局方表示難估計審批發展時間縮短多少。
測量師﹕公私合作可壓縮程序 但須透明
資深測量師何鉅業認為,若政府積極參與,公私營合作可壓縮「生地」變「熟地」的審批程序,「有機會在前期(規劃和研究)慳一半時間」。他表示,過往私人發展商申請規劃許可或改劃土地時,若位處偏遠,欠缺基建配套,很大可能被城規會否決,「如果有幾個附近的業主有意發展,政府是否可協調他們,進行較大的規劃方案?」他強調過程須透明,就可減低官商勾結的疑慮。
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認為,屋宇署、地政總署及規劃署之間應由其中一個負責協調工作,將內部資訊統一,「並非我與部門A傾了,部門B又不認。」然而,他認為這只能理順程序,難以大幅加快審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