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展開,社會關注收回粉嶺高球場建屋,香港高爾夫大聯盟開腔指,建屋及高球運動並非對立,不應將高球運動「妖魔化」,籲政府關注高球作持續性發展,將展開調查反映實況。
發展粉嶺高球場建屋列為短中期供應選項之一,由20多名高球愛好者組成的香港高爾夫大聯盟,召集人之一劉家樂表示,坊間誤解高球運動式微,屬有錢人運動,重申現時本港有14萬人打高球,有約3,000名從業員。
劉家樂指,房屋問題與高球運動兩者不是對立,香港已由14個高球場,減少至現時6個,當中多個市區球場已被收回作建屋等發展,粉嶺高球場為本港唯一認可的進行國際賽事的場地,除非政府有完善安置及持續計劃,否則應該保留,建議政府參考紐約、澳門,在海濱興建高球練習場。
5月初向公眾業界 問卷調查
而佔地較小的練習場只可供練習,不等於正式高球場,如滘西洲高球場接近山崖及無法容納大量觀眾,強調每個高球場有獨特及重要性。
聯盟5月初將向公眾業界進行問卷調查,冀可收集逾1萬人意見,最快8月向小組等呈交報告,並會出席相關諮詢大會。未來兩個月起相隔周末,會舉辦高球體驗日和捐球杆行動,讓公眾加深認識高球運動。
工黨昨日到場示威時指,填海成本高、發展時間長,粉嶺高球場屬政府土地,應優先考慮收回發展,估計可提供6萬至10萬伙不等,紓緩劏房戶的住屋需要,本港亦有其他球場如滘西洲高球場可供比賽和練習。另外,社民連等5個團體提出,高球參與門檻高,市民難以使用,可將高球場安置遷移,騰出用地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