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宣布為本港土地供應,展開為期五個月的公眾諮詢,預計耗資一千二百萬元,在全港十八區舉辦四十場巡迴展覽,並透過四場公眾論壇接觸「沉默大多數」。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首階段諮詢會以公眾教育為主,經過社會「大辯論」後,才會進行問卷調查。他稱小組希望最終撰寫的報告,可以制定一套滿足短中長期的組合方案,解決不同時期的土地需要,又保證最終撰寫的報告會全面公開。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供應「大辯論」諮詢昨日展開,直至九月二十六日結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指出是次諮詢希望達至「廣」及「深」,對象包括基層市民、青年、企業、專業組織、關注團體等。黃遠輝指,小組工作預算為一千二百萬元,但指沒有成本及費用限制,將舉辦四場公眾論壇、作地區探訪,並在全港十八區舉辦四十場巡迴展覽,以接觸不熟悉土地選項的「沉默大多數」。
除了舉辦公眾活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亦拍攝一條長約三十秒的宣傳短片,其開場白就以輕鬆的手法來描述缺地情況,例如「買唔到樓,咪喺沙灘紮營」、「唔通要下一代上太空?」小組網站亦羅列出六條問題,問及有意參與諮詢的公眾,如是否同意就建立土地儲備展開前期研究工作、政府應如何訂定個別土地供應建議選項的優次、香港應選取怎樣的多管齊下方案等。
是次諮詢亦會委託港大研究中心作隨機電話訪問調查,但黃遠輝坦言,不論是隨機抽樣的方式,還是問卷的內容,細節仍在研究中。至於會否有人動員交意見以影響諮詢結果,黃指出港大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教授白景崇會負責分析意見,相信如有動員情況發生時,能有所發現。他強調,就土地供應來源進行諮詢,並非只考慮某方案的支持人數,而是在分析時,需要將所收集意見在質和量方面糅合在一起,相信頗考負責研究機構的功力。
黃遠輝解釋,在諮詢首階段、即諮詢首一個月,會以公眾教育為主,而在下一階段展開「大辯論」後,再做問卷調查;市民可透過問卷,揀選認為可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案;他表示民調問卷會要求市民選擇支持的方案,但問卷不設反對選項,假如有特別不支持的方案,可額外填寫反對意見。
至於在公眾諮詢期間所接獲的新增選項,黃遠輝表示,由於並未經過部門作技術評估,時間上亦不足以再進行分析,不會即時諮詢公眾意見,但倘若期間發現選項可行,也會納入最終報告之內。另外,黃遠輝引述當局表示,本港合共二千七百多公頃的軍事發展用地均作防務用途,並無閒置待用情況,故此軍事用地並不會被列入未來公眾諮詢選項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