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1, 2025 星期六 陽光充沛 16° 39%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創造容量代需求主導 政府保留憂立會審計

【明報專訊】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倡議長遠建立土地儲備,而上月開會討論善用屯門內河碼頭時,曾探討過《香港2030+》提出以「創造容量」方法取代傳統「需求主導」方式開拓土地︰即政府不再以人口及就業預測、行車量及容車量比率等因素作規劃,而是先透過適當提升基建及環境容量,創造發展空間,惟當局有所保留。 先做基建創發展空間 小組相信,現時土地供應嚴峻,有關方式會獲得社會支持,促請政府考慮。消息人士透露,政府當時回應小組表示此做法與傳統做法「大相逕庭」,認為在土地儲備上提供排污、供水及運輸等各項基建會缺乏理據支持,須政府內外接受,恐未必能通過審計署及立法會審核。 對於「創造容量」方法,民主黨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尹兆堅同意不能純以「需求主導」開拓土地,但強調不能繞過現有程序,「如先斬後奏越過環團和民間團體隨處圈地,我們會反對」。本土研究社成員黃肇鴻亦認為,若缺乏基礎數據盲目開拓土地,擔心最終導致大量土地閒置。 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分析,經歷1998年及2008年兩次金融風暴後,政府擔心影響樓價不敢增加土地供應,他認為現時正好使用「創造容量」的思維,增加土地儲備作不時之需。他呼籲現屆政府要有政治勇氣,並向市民解釋土地短缺以營造「憂患感」,相信能取得立法會及公眾支持。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亦贊同本港需建立土地儲備,增加土地儲備會動搖樓市之說僅為「心理作用」。 非熟地建屋 料最少需11年 根據昨日發表報告,現時政府在「非熟地」上建屋,須經過前期規劃檢討、約3年的規劃及工程研究、3至4年的詳細設計研究,再以2至3年作地盤平整工程,然後才可興建樓宇及基建建設,整體需時約11至14年。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