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雖然是香港常用的增加土地供應方法,但受到近年保育意識高漲影響,要說服公眾接受填海,政府必要完善生態補償機制,以達致先保育後發展。
環保關注多 須完善補償機制
填海是最靈活的造地措施,關鍵是有否足夠的財政能力、工程技術及解決海洋生態問題。在財政上,香港財政儲備高達萬億元,有能力去落實更多填海計劃,以解決房屋土地問題。
至於工程技術來說,本港自開埠之初已展開填海造地,在工程技術上可以說是相當成熟,包括赤鱲角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均屬人工島發展,不少本港的基建工程公司均有參與海外的填海計劃,顯示本港填海技術成熟。
因此,本港進行大型填海計劃,最大挑戰來自環保關注,特別是過去十多年保育意識上漲,維港兩岸自然是政治及法律上的禁區,即使是維港以外填海,也引來不少環保團體關注。
過往政府在處理填海問題上亦會採用生態補償方案,例如設立大嶼山的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是為了補償興建港珠澳大橋造成的生態影響。
預先設保育區 安置海洋生物
有團體及學者提出,政府填海發展需要有保育環境的心態,例如填海前就在鄰近地區設立生態保育區,安置受影響的海洋生物,而非只是在破壞後才作補償。
事實上,填海由諮詢至完成時間甚長,政府有條件及空間提早做好保育工作,換得公眾的支持,以重啟填海造地,增加房屋土地供應。
撰文 : 余敏欽
報道系列 : 全方位覓地系列
版名 :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