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委任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周四將啟動公眾諮詢,就十八個覓地選項蒐集市民意見,希望在爭議中找出「最大公約數」,作為政府解決缺地問題的民意基礎。這個世紀任務如果順利完成,香港將可走出土地困局,官民皆大歡喜,但過去多次痛苦經驗告訴我們,美好願望與現實往往有很大差距,土地小組過分迷信民調與公聽,且做法混亂,齊下的「管」太多,恐怕難以探知真實民意,最後又回到渾沌狀態,繼續蹉跎下去。
民調變「公投」 代表性成疑
「公眾諮詢」是很動聽的名詞,代表非閉門造車,而是廣納民意,依此制訂政策才可以民為本,所以政府過往施政都必經此程序,否則就是違反「程序公義」。土地小組聲稱要凝聚共識,故更加堅守此點,且做到「加零一」,所用方法五花八門,十分可觀。
據報道,土地小組為了令蒐集民意的渠道更多元化,會同時採取多種民意調查方式,包括在全港十八區擺街站進行問卷調查、電話隨機抽樣民調、上門訪問,以及網上蒐集意見。小組成員的想法顯然是「多就是好」,愈多途徑探索市民想法,得出的結果就愈有代表性,也更有說服力。
實際是否如此?這樣做真的能知道市民所想?一些政界人士與民調專家的答案都是「否」。先說十八區街站民調,土地小組打算在街頭收集一萬份問卷,但有政界人士憑過往經驗提出質疑,指問卷如列出各選項,讓市民答同意或反對,一些立場鮮明的壓力團體或利益集團,必會大力發動自己的群眾填寫問卷,以影響調查結果。這樣的民調,可能成為變相「公投」,動員能力高、發聲夠響的群體,將佔優勢。
平台成戰場 諮詢難客觀
舉例說,土地小組提出在維港以外填海,這本是許多市民接受的選項,但一些反對填海的團體或會發起行動,透過輿論與社交媒體號召,齊齊在問卷否定填海。如果「民意」最後認為填海有害,政府便會十分尷尬。
這種情況同樣會發生於「公聽會」之類活動。過去幾年,凡有重大政策爭議,政府都例必舉行「公聽會」,但參與的市民大都是團體成員,有備而來搶佔平台,為自己的立場發聲,結果「公聽會」成為了舌戰戰場,甚至由文鬥變武鬥,完全失去客觀諮詢的意義。如果土地小組舉行類似活動,上述情況同樣會出現。
一些專家也指出,土地小組進行的民調方式如太多、太複雜,市民的意見可能重複計算,代表性反而成疑。此外,以電話調查詢問市民對多個選項的意見,須花很長時間,一般受訪者難有耐性回應所有問題,只有部分傾向鮮明的市民會樂於回答,令調查結果出現偏差,而網上民調的問題可能更嚴重。
土地小組進行公眾諮詢的原意,是想找出真民意,但其民調方法如此混亂,恐怕會被有心影響結果的組織操縱,以至土地爭論重陷困局,又再得個「亂」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