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長實(1113)去年以天價402億元出售中環中心75%業權,有關買方財團尋求融資消息不絕。據彭博報道稱,中環中心買方財團貸款方案再有變動,新版本將放棄夾層貸款部分,變成向銀行分別借入合共320億元1年期兼可延期半年美元貸款。有市場人士認為,新方案貸款金額不但減少近10億元,加上貸款結構上的變動,或反映在市况波動下,買方不易籌措貸款。
明報記者 陳偉燊
距交易公布事隔接近半年,中環中心買方財團架構已大幅變動,除原有本地買家如馬亞木、張順宜等人,金利豐(1031)行政總裁朱李月華、世茂房地產(0813)主席許榮茂則取代國儲能源成為投資者。買方貸款方案亦多次傳出變動,不但貸款金額不斷縮減,亦調整架構(見表)。
方案屢傳變動 貸款額不斷縮減
新融資方案中,買方貸款分為260億及60億元等值的1年期兼可展期半年的美元貸款,當中260億元部分為第一順位留置權貸款,餘下60億元為第二順位留置權貸款,有別於月初傳出的方案,貸款金額少約9.2億元,而且放棄夾層貸款部分。
與交易尾數差距41.8億
新的貸款融資方案所得共320億元,相比買方財團要支付收購中環中心的尾數361.8億元,差距尚有41.8億元,較原先方案再少9.2億元,似乎反映「愈借愈少」。有認識借貸融資的企業融資界人士稱,一般收購大型物業,貸款方均要求用物業甚至收購方提供公司股權作為抵押品。目前所見,中環中心的融資方案在短時間內多次變動,並且出現整體借款額較原有方案為少的情况,反映當前市况尋求巨額融資並不容易,甚至乎融資「唔夠數」。
分兩筆貸款為提高可行性
該企業融資界人士又認為,今次買方財團向銀行尋求融資,銀行將有關貸款分拆為第一順位留置權貸款260億元及第二順位留置權貸款60億元,反映銀行業受到當前監管規範下,不易作一筆過巨額融資貸款,反而需要分開兩部分,提高融資的可行性,而非為了節省利息。
另據了解,夾層貸款是介乎優先債務與股本融資之間的借貸形式,屬較高風險貸款,提供貸款多非傳統銀行,而是爭取更多回報的投行、私人投資者或私募基金等,因此息率一般較高,今次放棄夾層貸款,一方面可視為買方希望減少高利息貸款,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不見得新的融資方案能夠省下很多利息成本,因此不排除是在市况波動下,更難覓得願意提供資金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