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渠務署表示,自一一年展開工程的啟德河改善工程(黃大仙段),將於下月完成。活化後長近一點一公里的啟德河中、上游,通過加設箱形暗渠及挖深河道,令排水能力將增加一倍至一倍半,可抵禦二百年一遇的大雨,而同時亦在河道增加綠化及生態元素,成為市區首條綠化河道走廊。
渠務署昨舉行簡報會,交代該署近日的工作及活動。署長唐嘉鴻昨在將於下月完成所有主要工程的啟德河畔表示,是次工程需要將原有河道挖深,亦需要在交通繁忙的彩虹道下方加設長四百米的箱形暗渠。加上由於該河為東九龍主要河道,亦要在工程期的雨季時,確保河道維持排水能力,面對的工程挑戰不少。但他指今年在完成工程後,啟德河排水能力會提升一倍至一倍半,足可抵禦二百年一遇的大雨。
因應之前公眾諮詢時收集到的意見,活化後的啟德河亦加入大量綠化及生態元素,如在河中有多塊導流石、種植了不少水生植物的花槽等,而河兩岸近八成地點亦在與區議會討論後,種植不少桃紅色的簕杜鵑。唐指署方是在研究過百種植物後,選取文殊蘭、桐花樹等水生植物。而亦有因應水中不少魚類,而設有魚洞等。唐嘉鴻更指下午四、五時後,市民有機會看到小白鷺。
不過,署方提醒市民要在渠務署沿河設置的幾個觀賞區,欣賞美化後的河道,不要擅闖河道,因為在雨季,該河水位曾錄得八分鐘內增加一米的上升速度,有一定危險。署方又指,繼啟德河成為本港首條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後,觀塘翠屏河活化工程亦會於今年內進行第二階段諮詢。署方亦正研究於大圍明渠、屯門河及火炭明渠等地點的活化工程。
唐嘉鴻提及,目前該署有十二個,合共約一百四十六億元的工程正在申請撥款開展,當中涉及多個老化渠道的復修工程,亦有如水塘轉運計畫等項目,期望能盡快獲撥款推行。另外,今年位於大埔洞梓路的水浸黑點經過幾年監察,改善情況理想,將會剔出水浸黑點名單,令黑點總數減至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