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一月 12, 2025 星期日 天色良好 11° 38% 寒冷天氣警告 霜凍警告 紅色火災危險警告

本土研究社﹕723頃棕地未納規劃 可建8.4萬伙

【明報專訊】由政府成立、負責檢視本港長遠土地供應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下月中展開公眾諮詢。政府曾多次指出,部分新界棕地分佈零散,發展潛力有限。不過,本土研究社昨日發表新界棕地調查報告,估算最少有723公頃棕地,未被納入政府的發展計劃或沒有發展時間表,若能發展當中三分之一棕地興建鄉村式公營房屋,保守估計可提供8.4萬個住宅單位。該社質疑,政府刻意低估棕地發展潛力,製造土地不足假象,引導市民支持發展郊野公園或填海,要求政府優先發展棕地建屋。 尋94「相鄰棕地群」 橫台山坪輋70頃 政府去年提交的文件評估指出,新界約有1300公頃棕地,但部分棕地因地區偏遠、分布零散及基建不足等,發展潛力較小。本研社以半年時間,透過地圖工具ArcGIS及採用地塊分析(land parcel analysis)方法,調查新界棕地狀況,並將距離少於20米的棕地整合為一個「相鄰棕地群」。研究發現,截至去年底,新界共有94個面積超過兩公頃的相鄰棕地群,總面積達1171.5公頃,規模相等於7個荃灣市中心。 研究發現,當中有723公頃棕地未被納入政府發展計劃,或未有發展時間表,包括13個面積由12至71公頃的「相鄰棕地群」,分佈在橫台山、坪輋、龍鼓灘、麒麟村、恐龍坑、八鄉、新田等;以橫台山及坪輋的棕地群面積最大,分別達71及70公頃。 部分納「潛力區」 無發展時間表 本研社成員楊夏至表示,部分棕地群如坪輋、麒麟村、恐龍坑等,雖被政府納入新界北具發展潛力地區,但未有確實發展時間表,亦未被視為短中期土地供應來源,質疑政府無心發展。 本研社成員陳劍青說,初步估算下,若能使用當中三分之一的棕地,即241公頃,並發展鄉村式公營房屋,可提供最少8.4萬個住宅單位,「(單位)數字接近政府公布的劏房戶數量,可見棕地是解決房屋問題的重要土地選項」。 另一成員黃肇鴻補充,政府過去已在離島及赤柱興建9條鄉村式公營屋邨,例如坪洲金坪邨、赤柱馬坑邨等,每條屋邨佔地0.2至3.8公頃不等,認為棕地更適合中低密度的發展模式,只欠政府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 發展局﹕未經研究難確定是否適合 發展局回應稱,政府正推展新界東北、洪水橋、元朗南3個新發展區,以及探討新界北具發展潛力地區,涉及發展約540公頃棕地,餘下棕地則待規劃署今年完成實地調查後,進一步研究發展潛力。當局並稱,發展棕地必須考慮多項因素,包括交通、基建設施、房屋發展和周遭環境的相容性以至安置現行棕地作業者等,未經詳細研究下,難以確立棕地是否適宜發展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