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3
經濟日報
樓價升勢持續,主因是市民對於長遠土地供應缺乏信心,政府仍有需要在預算案內,羅列不同短中長期供應情況,展示政府有解決土地問題的決心,以釋除公眾疑慮。
供應不足、低息環境是支持樓價上升的兩大支柱,息口方面,美國加息步伐日漸明確,亦會逐步反映在樓市預期之上。惟供應方面,雖然近年政府推地仍能達標,但市民對於中長期供應能否持續,仍然存疑,成為推動樓市上升動力。
土地專組 整理逾10發展選項
目前透過土地供應專責小組領導全港進行「大辯論」,雖然說在小組工作完成前,政府不應該過早表達對各種土地供應選項的取態,但考慮到近期樓價節節上升,財政司司長有需要在預算案內,展示政府解決土地問題的決心,包括羅列不同短中長期的供應情況,以及推地策略,給予市民信心。
事實上,根據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整理了逾10個選項,分為短中期、中長期不同時間,包括短中期的發展棕地、利用發展商土地儲備、改劃土地等,而中長期則包括填海、發展郊野公園等。
經過現時近4個多月討論,社會對於不同選項已經有大致掌握,似乎填海較獲社會支持,包括能夠提供較為穩定、持續及大量的供應,而政府過往亦先後就馬料水、小蠔灣等近岸填海選址進行研究,並已經有初步方案。
因此,政府可以適量在預算案交代各種覓地的進度,以至為不同填海選址進行初步的規劃研究,為日後展開填海計劃定下基石。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