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經濟日報
市場由中小型單位主導,按4年潛在供應7.62萬伙計,即平均每年多達1.9萬伙,針對上車客源,而同期政府推出的居屋等亦增加,長遠細價樓面臨的壓力大。
近年購買力主要為上車客,導致發展商開則、規劃項目,均集中興建中小型單位,以至近年興起實用面積不足200平方呎的納米樓。
年均1.9萬伙中小單位
從昨日運房局數據所見,這種細單位主導的局面仍然會持續3至4年時間。例如未來3至4年一手私樓潛在供應之中,近8成或7.62萬伙的實用面積少於753平方呎,如果以4年計算,即平均每年有多達1.9萬伙,已經高於政府定下整體私樓供應目標。
雖然政府無公布更詳盡的單位面積分布,但如果參考去年私樓動工情況,首11個月動工量中,多達8成屬於實用樓面面積小於430平方呎的細單位,而少於215平方呎的納米樓亦佔27%。可以預期未來幾年新樓之中,細單位供應仍佔相當分量。
發展商設計納米樓用意,主要是迎合上車客的需求,但與此同時,政府在未來幾年推出的資助房屋亦同步增加。例如2018及19年度開始,未來4個年度居屋供應將維持5,000至6,000伙,當中還未考慮「白居二」恒常化、首置上車盤推出的影響。
由此可見,未來幾年無論私樓、資助房屋的上車機會大增,但細價樓樓價就有機會面對更大的壓力。反之,豪宅、大單位供應相對較少,加上內地資金追捧,預計豪宅樓價可看高一線。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