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5
經濟日報
一手新盤餘貨單位群起加價,但其實一手餘貨量正不斷增加,據最新數字已逼近1萬伙的水平,那為何發展商仍敢於加價?
餘貨逼1萬伙 屬近年高位
政府近年積極賣地,「麵粉」陸續變成「麵包」發售,雖然一手成交量按年均錄得增幅,但市場的吸納量追不上供應量,令近年餘貨數字錄得反覆上升的趨勢。
根據中原地產研究部的統計,截至最新去年第三季的數字,一手私人住宅餘貨量已錄得9,629個,按季增加626伙,並直逼1萬伙水平,已屬近年的高位。
翻查資料發現,2011年時一手餘貨量水平僅約5,000伙,其後便反覆上升,對上一次錄得逾萬個餘貨量,已經追溯至2007年第二季,當時錄得11,625個餘貨單位。不過對比2003年餘貨量高峰達27,378伙,現時9,629伙仍低出不少。
盡管餘貨量近年錄得上升,但本港樓價依然是愈升愈有,單計去年樓價全年便升約14%,反映市場餘貨雖然增加,並沒有大大增加發展商的去貨壓力,反而是在樓市愈見升溫的時候,每個單位的價值日益貴重,發展商更加不急於售出物業套現,留待善價而沽,希望「食盡」樓市每一段升浪,因此餘貨量增加並沒有推低一手樓價。
樓市呈升勢 發展商待善價
例如昨日馬鞍山雲海高價推盤後,同區新盤隨即加價5%,今日東半山肇輝臺6號亦將部分單位加價7%至17%;香港仔深灣9號亦加價5%至7%。所以,只要大市未回調,相信餘貨量增加與一手加價的情況未來仍然會繼續出現。
撰文:
梁振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