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九月 20, 2024 星期五 間有陽光 幾陣驟雨 31° 75%

土地供應專責組 倡新模式釋私地

(星島日報報道)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開會討論利用私人土地,以及利用新界鄉村式發展用地的建議。港府提交的文件中估計,私人發展商擁有一千公頃新界農地,如能促進使用有關土地作公私營發展,有助增加中短期房屋供應,並引用英國倫敦修改規劃條例,能加快可負擔房屋供應。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政府不應從補地價提供誘因,可考慮透過新模式,由政府提供基建,要求發展商興建若干比例的資助房屋單位。小組會將有關建議在明年讓社會討論。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昨舉行第六次會議,政府向成員提交的文件指出,根據年報及網站的資料,各大發展商截至一六年合共擁有約一千公頃農地,相等於現有已建設社區中,房屋土地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因此政府認為如可善用有關土地,可對本港房屋供應帶來重大正面影響。 文件中政府亦列出幾種公私營合作開發土地模式,如當年沙田新市鎮的建設及私人參建居屋計畫等,亦提及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公私營合作概念,透過提供基建設施,交換發展商將發展項目中約干資助房屋單位。同時文件中亦提及英國倫敦於今年修改規劃規則為例子,指出當地發展商如在不涉公帑資助下,自發在項目中提供最少三成半或以上的可負擔房屋,可加快規劃申請程序。 小組主席黃遠輝在會後表示,會上沒有太多時間討論公私營發展的新機制,但小組原則上認為,不應為項目提供補地價誘因,亦表明可考慮透過新模式,政府提供基礎設施下,要求發展商應提供相等價值的資助房屋單位。他又指此類型發展會以自願性質進行,亦非所有發展商的土地都適合作公私營房屋發展,如社會同意推展計畫,需就門檻再作討論。 此外,小組副主席黃澤恩就指在近三千四百公頃用作「鄉村式發展」用地中,政府擁有的九百多公頃未批租或撥用的土地分布七百個地點,不少是後巷、球場等,不規則形狀及複雜地形,發展潛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