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六月 16, 2024 星期日 微雨 26° 90%

龍尾灘搬遷 環團憂生物受傷害

(星島日報報道)大埔龍尾灘將改建成人工沙灘,為配合工程,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起趁潮退時,在工地範圍將海膽、海星等生物,遷到附近汀角東水域,料整個程序需時一個月。有環保團體擔心,搬遷過程中使用挖泥機,會壓死海洋生物,又質疑承建商沒有足夠時間將大多數生物移走。 大埔龍尾灘正在建造二百米長的人工泳灘及護沙堤,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示範如何搬遷指定海洋生物。工作人員首先在龍尾灘鋪上圍網,趁潮退時以工具捕捉在工地範圍內的生物,放進裝有氣泵的發泡膠箱內,再運至附近的汀角東。 土木工程拓展署估計,生物搬遷工作需時一個月,整個搬遷工程將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搬遷主要針對七種生物,包括海星、海膽、海參、蝦虎魚和雞泡魚等,稍後亦會遷移存活在較深水的管海馬。署方表示,搬遷前已評估汀角東跟龍尾灘水域,兩個地方只相距約七百米,相信生物存活率高。 守護龍尾大聯盟昨日亦到大埔龍尾灘視察政府搬遷生物工作,發現在過程中承建商使用挖泥機,可能已殺死大量生物。大聯盟表示,泥灘原有不少凹陷位置,水退時可形成潮池供生物棲息,但這些潮池現已被挖泥破壞,擔心生物在未搬遷前已死傷無數。 大聯盟又指,搬遷工作只在日間退潮約一至兩個小時內進行,但泥灘上眾多細小生物及海星等都會在退潮時埋在沙中,質疑承建商根本沒有足夠時間仔細將大多數生物移走。此外,大聯盟又對政府不願提供證明搬遷工作成效的資料表示極度失望,要求政府將汀角升格為海岸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