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8
經濟日報
發展商今年積極就農地補地價,而且地價水平較市場預期為低,擁大量農地的發展商在補地價制度下,進可攻、退可守,成功避開了與中資高價搶地。
現時補地價機制主導權在發展商手上,如果發展商不同意補地價金額可以直接上訴,令擁有農地儲備的發展商可因應市況、政府土地供應調整補地價步伐。
例如,當政府積極推地的時候,發展商可以主力吸納官地,保留農地儲備,待日後地價回落,或者政府減少供應時再作發展。
農地補價低水 成本低於官地
至於今年發展商積極補地價,涉及金額料達400億元,主因是去年中資財團天價搶地,推高整體地價成本。因此如新地(00016)今年轉攻補地價,兩個項目補地價逾220億元,為集團補充近730萬平方呎樓面,涉及9,200伙,足夠未來3至4年發展,屬於「一箭雙鵰」的策略。
首先進行補地價的農地屬發展商早年低價購入,加上無中資財團搶高地價,屯門、西貢兩個項目每平方呎補地價不過2,800至3,200元,即使基建成本投入或較多,但整體發展成本相信仍然低於競投官地。
其次,隨着多宗大額補地價完成,亦導致土地供應極速達標,由於政府須參考長遠房策定下推地步伐,意味當局今年度推出官地、鐵路項目都較去年度為少,反過來也影響到中資及其他中小型發展商投地的機會。
撰文:
余敏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