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In order to see this website,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我們偵測到您的瀏覽器不支持JavaScript!為了可以使用本網站,請開啟JavaScript!
五月 8, 2024 星期三 短暫陽光 有驟雨 26° 80%

覓地建公屋阻力大 可多建綠置居

本港私人住宅短期潛在供應提早達標,擴闊了政府增建公營房屋的空間,以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大部分短期公營房屋供應都要靠改變土地用途規劃達成,把這些土地改劃為居屋和綠置居,讓公屋戶購置後騰出單位供輪候者入住,可減少直接把土地改作出租公屋面對的阻力。 現時政府手頭可供出售的住宅用地,已經消耗得七七八八,未來短期供應主要靠改變土地規劃用途,包括把原本規劃用作綠化、康樂或政府和社區設施的土地,改變為興建住宅。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表示,目前這類要經過改劃的土地有二百一十幅,如果全部改劃成功,足可達到未來五、六年的住宅供應目標。 政府的中期計畫,是開拓新發展區,包括新界東北、洪水橋和東涌新填海區等,預計首批住宅單位可於六年後落成。至於二○三五年後長期供應,就要靠中部填海建人工島的東大嶼都會計畫。 改劃官地 增公營房屋比例 至於公營房屋(包括首置上車盤、居屋、綠置居和出租公屋)和私人住宅的比例,當局一向維持在六比四。由於近來發展商踴躍透過補地價來發展本身的土地儲備建屋,以致本財政年度僅過了一半,潛在私樓供應已經達到全年目標,令政府可以稍為放緩出售官地步伐,而且可以調整官地開發的公私營百分比,結合私人發展商的土儲開發,仍然達到公私營單位六比四的供應目標。 因此,在短期供應方面,當局把這二百一十幅土地所能興建的單位比例,調整至公私營七三比,當中最近找到的二十六幅,更調整到八比二。 現時樓價高至大部分市民難以負擔,「上車難」的民怨不止,同時私樓租金又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四點六年,遠超當局的三年輪候期指標。增加官地用作興建公營房屋的比例,好處是透過增建居屋、綠置居等,令更多家庭可以首次置業安居,同時增加出租公屋的供應,縮短輪候時間。 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幾點不明朗因素。 其一是私人發展商撥出土地儲備的意欲。近年他們踴躍補地價推出土地建屋,原因是內地發展商來港競投官地扯高價格,令本地發展商不得不「自掏土地荷包」來維持業務需求。在中央叫停內地商家來港搶地後,如果導致本地商人重新加強對官地的倚賴,減少補地價項目,政府就難免要再度調整官地用途比例,以免私樓地少而刺激樓價上揚。 建配套設施 恐受拉布影響 其二是這二百一十幅土地改劃過程面對的困阻。政府為公屋覓地難的重要原因,是面對地區人士反對,有的擔心公屋密度高影響區內設施運用,有的害怕壓低區內樓價。如果城市規劃委員會參考地區人士反對意見後,拒絕更改土地規劃用途,政府的算盤就難打響。 其三是建設社區配套設施的阻滯。興建公屋還需要其他社區設施配套,而興建這類設施又往往需要立法會通過撥款,就算這類撥款爭議不大,卻往往受其他議題的拉布殃及,供應因而拖慢。 面對這些因素,政府較有能力控制的是土地用途,如果直接申請改劃為出租公屋,地區阻力必大,但是,如果改為居屋和綠置居,相信阻力較小。而綠表戶成功購置新居後,就可以騰空單位讓輪候者上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有意大建綠置居,關鍵是要確保其定價和質素夠吸引力。